[实用新型]注射器用一次性防回套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17360.2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3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杜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31 | 分类号: | A61M5/31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器用 一次性 防回套夹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注射器用一次性防回套夹,包括一中心部和由所述中心部的相对端部向同一侧延伸出的可相对所述中心部的向外撑开的弹性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夹体的外表面上的用于带动所述弹性夹片撑开的操作件,所述弹性夹体包括夹体主体和设置在夹体主体内的针头安置半腔,两个弹性夹体闭合状态下,弹性夹体之间密封、且两个针头安置半腔形成针头安置腔。在注射器抽吸药液至注射完药物这一过程中,对注射器的针头给予防护,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注射器不能回套所带来的问题,既须满足不能污染的要求,同时不刺伤医护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注射器用一次性防回套夹。
技术背景
现有注射针通常套有注射针保护套,以防止使用前针头被污染和对医护人员带来伤害,医护人员在抽取药液时将其取下,而在待使用前,重新将其套上以隐闭针头,防止污染,但根据院感要求,抽吸完药液后不能回套,从操作准备到实际操作有时间差,有距离差距,无固定针头及保护装置,存在污染及针刺伤的风险。
现有用于注射器该类结构,多为防刺伤而设计,医护人员任意的回套操作其手指也不会被刺伤,可提高其安全性,利于提高操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例如专利授权号为CN105413016B于2018年8月28日公开的一次性防回套刺伤型无菌注射针,其中,防回套刺伤结构包括固定座、活动固定于固定座上的针帽和设置在两者之间可将针帽旋转出固定座的旋转结构。但是这种,防回套刺伤结构仅仅是考虑了防刺伤,没有考虑密封性,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注射器用一次性防回套夹,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注射器不能回套,又必须满足不能污染的要求,同时不刺伤医护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注射器用一次性防回套夹,包括一中心部和由所述中心部的相对端部向同一侧延伸出的可相对所述中心部的向外撑开的弹性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夹体的外表面上的用于带动所述弹性夹体撑开的操作件,所述弹性夹体包括夹体主体和设置在夹体主体内的针头安置半腔,两个弹性夹体闭合状态下,弹性夹体之间密封、且两个针头安置半腔形成针头安置腔。
作为优选,所述针头安置半腔内铺设有无菌膜。
作为优选,所述针头安置半腔的周边设置有密封条。
作为优选,所述针头安置半腔包括针头座区和位于针头座区前方的针体区。
作为优选,所述针头安置半腔还包括位于针头座区后方的针筒区。
作为优选,所述针体区的长度大于注射器针头的针体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针筒区的两侧壁开设有侧壁槽,所述侧壁槽内设置有挤紧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挤紧部件包括挤紧块和连接挤紧块与所述侧壁槽槽底的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挤紧块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层,与注射器筒体外壁接触紧密,注射器放入后,针头安置腔的密封性更好。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注射器抽吸药液至注射完药物这一过程中,对注射器的针头给予防护,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注射器不能回套所带来的问题,既须满足不能污染的要求,同时不刺伤医护人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弹性夹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弹性夹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弹性夹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7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