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流用转运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6365.3 | 申请日: | 201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5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梅;田兵;王玲;丁郎;钟桦;贺小平;虞绪勇;李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风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B62B3/04;B62B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黎志红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转运 推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流用转运推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前侧板,所述前侧板的正面开设有通口,所述前侧板的左侧面且位于通口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前侧板的左侧面且位于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底板的底部且位于第三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万向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体质量轻底部连接万向轮能够方便的应用于各种物流转运场合,通过底板设置为为倾斜,能够实现货物依靠重力滑落,该后侧板为活动连接能够通过控制第一连接杆控制后侧板打开,从而实现货物快速卸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转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用转运推车。
背景技术
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不需要出远门就可以见识到许许多多的外来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色彩,物流在运输中使用大型的车辆设备,但在中转时需要对货物进行分类运输,这时候使用大型的设备就显得比较笨重,甚至是浪费资源,手推车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可以在大型设备无法工作的场合减轻工人的劳动,一直用于物流货物的中转。
传统的手推车需要人工来卸载货物,使工人们工作较为繁重,一些带有自动卸货的推车结构复杂,比较笨重,也无法适应小型中转运输的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物流用转运推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流用转运推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前侧板,所述前侧板的正面开设有通口,所述前侧板的左侧面且位于通口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前侧板的左侧面且位于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底板的底部且位于第三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万向轮,所述底板的底部且位于第三固定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万向轮,所述底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的右侧面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贯穿于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支板,所述侧支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侧支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后侧板,所述后侧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前侧板的顶部设置有倒圆角,所述通口的顶部设置有倒圆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万向轮的直径大于第一万向轮的直径,所述第一万向轮与第二万向轮的数量均为两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侧支板的侧边均设有加强筋,所述侧支板的的结构为金属网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弯头,所述第一连接杆顶端的弯头长度大于底端的弯头长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前侧板的左侧面且位于通口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旋转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物流用转运推车,通过侧支架整体结构为网状,减轻小车总体的质量,该转运推车的结构简单,整体质量轻底部连接万向轮使整个推车行动比较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风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风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6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