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弹簧触指的电连接触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15438.7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6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蒋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钦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冯华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弹簧 接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弹簧触指的电连接触头,包括导电座和导体,所述导2插入导电座内的装配孔中,所述导体前端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环形凹槽,每个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安装有内圈弹簧触指,所述内圈弹簧触指的内径与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底接触,其外径与装配孔的内壁接触,所述装配孔后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环形凹槽,每个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安装有外圈弹簧触指,所述外圈弹簧触指的内径与导体的外壁接触,其外径与第二环形凹槽的槽底接触。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导体与导电座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防止脱落,使连接更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弹簧触指的电连接触头。
背景技术
弹簧触指也叫斜圈弹簧,可以在小空间内传送强电流,同时也可以用作纯粹的机械连接。其使用没有任何限制,适合在多种静态或动态的中高压环境下使用。弹簧触指的大小和独立的线圈圈数使谈话弹簧适用于各种电接触设计,并以最大的接触点为最佳的载流能力。每个线圈将独立补偿接触和表面变化,它允许更广泛的配件之间的公差。多个接触点增加导电率,同时它的使用操作温度比较低,所以寿命更长。
现有的弹簧触指也被广泛应用在电连接装置中,但是使用过程中,导体插入导电座后,导体容易脱落,导致连接不稳定,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弹簧触指的电连接触头,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弹簧触指的电连接触头,包括导电座和导体,所述导2插入导电座内的装配孔中,所述导体后端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环形凹槽,每个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安装有内圈弹簧触指,所述内圈弹簧触指的内径与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底接触,其外径与装配孔的内壁接触,所述装配孔前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环形凹槽,每个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安装有外圈弹簧触指,所述外圈弹簧触指的内径与导体的外壁接触,其外径与第二环形凹槽的槽底接触。
优选地,所述导电座的装配孔中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体的内部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与导向孔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内圈弹簧触指安装在第一环形凹槽时的外径大于所述导体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外圈弹簧触指安装在第二环形凹槽时的内径小于所述装配孔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导体的外壁与装配孔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且该间隙范围为1.0—1.6㎜。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的槽底均为V型夹角,且夹角为1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别在导体的外壁以及装配孔的内壁上开设凹槽,并同时安装内圈弹簧触指和外圈弹簧触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增加导体与导电座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防止脱落,使连接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用弹簧触指的电连接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导电座1、导体2、装配孔3、第一环形凹槽4、内圈弹簧触指5、外圈弹簧触指6、第二环形凹槽7、导向杆8、导向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钦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钦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54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集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针灸穿刺教学演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