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4386.1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5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熊保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厚德物联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联网 设备管理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包括主板,所述主板板载以太网网络接口、交换机芯片、MCU主控芯片、以太网芯片、横向设备接入端口、纵向设备接入端口,所述横向设备接入端口、纵向设备接入端口用于接入用户需求的设备,所述以太网网络接口用于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并联扩展和通讯。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传统多路串口通讯负载过大,串口设备扩展后无法统一管理的问题。增加了可接入串口设备的数量,降低了通讯时延,为多串口设备的统一管理提供了快捷的管理平台,同时也降低了通讯过程中对主机性能的要求,减少了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硬件产品在扩展串口设备时,做采用USB扩展芯片以接入多个设备。受限于扩展芯片的引脚数量,可扩展的设备也有所限制;在达到一定数量时,主机即使性能再强也依旧无法承受多路串口的负荷,最终崩溃;在达到可接受负荷的上限后,无法继续并联扩展,即可扩展的串口设备数量有上限。另外,在目前的扩展方式中,无法做到对接入的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最终导致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增加。例如公开号为20364403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串口扩展器,其采用USB扩展芯片,将串口扩展到7个。这种扩展方式受限于USB扩展芯片的特性,无法继续接入更多的串口设备,也无法同时对接入的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在这种现状下,作为使用者,在实际场景下,可接入设备数量受芯片影响,无法继续接入必要的设备,最终导致项目无法进行;作为运营和维护人员,即使所需设备全部接入,仍需对设备进行逐一维护,无法统一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通过平台接入以太网,平台与平台直接通过以太网通信,实现了设备的并联扩展;另外,管理后台通过以太网向设备发送指令,进而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包括主板,所述主板板载以太网网络接口、交换机芯片、MCU主控芯片、以太网芯片、横向设备接入端口、纵向设备接入端口,所述横向设备接入端口、纵向设备接入端口用于接入用户需求的设备,所述以太网网络接口用于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并联扩展和通讯。
进一步的,所述以太网网络接口有两个、交换机芯片为一块、MCU主控芯片为一块、以太网芯片为一块、横向设备接入端口为七个、纵向设备接入端口为七个。
进一步的,所述MCU主控芯片为单片机或者ARM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设备接入端口、纵向设备接入端口包括但不限于USB接口、RS232接口、RS485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以太网芯片的型号包括但不限于如LXT971、RTL8019、RTL8201、RTL8039、CS8900、DM9008。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上还搭载12V升压电路、3.3V降压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传统多路串口通讯负载过大,串口设备扩展后无法统一管理的问题。增加了可接入串口设备的数量,降低了通讯时延,为多串口设备的统一管理提供了快捷的管理平台,同时也降低了通讯过程中对主机性能的要求,减少了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和时间。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厚德物联网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厚德物联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4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池模组的测试工装
- 下一篇:一种高密封高防腐耐震压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