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组件以及动力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3341.2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修书董;张海建;杨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15;H01M10/6554;H01M10/657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邱成杰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管理 组件 以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热控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组件以及动力电池包。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传热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刚性的支撑件以及柔性的缓冲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传热件的下方以用于支撑所述传热件,所述缓冲件夹设在所述支撑件和传热件之间并且设置为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压缩变形。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组件通过设置刚性支撑件和柔性缓冲件,使得支撑件能够通过缓冲件支撑传热件,减小了缓冲件的所需厚度,减轻了缓冲件因老化而发生的收缩变形量,有利于动力电池包的结构更为稳定,而且支撑件为动力电池包的模组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显著增强了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热控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组件以及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大力发展,人们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中,动力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中的电力供应部分,是电动汽车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动力电池包包括具有腔室的壳体以及安装于腔室中的模组和水冷板,水冷板设置在模组的底壁以及腔室的下表面之间并且与模组直接接触,以对模组进行降温处理,使得动力电池包内的温度处于合理范围,保证了动力电池包的正常运行。
但是,水冷板一般都是直接通过较厚的泡棉装配到下壳体的底面的,致使泡棉的尺寸过大,增加了动力电池包的整体重量,这与动力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理念不符,成本高,而且泡棉还会因为厚度较大而致使老化后收缩量过大,致使泡棉对水冷板的支撑力不足,结构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组件以及动力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包因通过单一的泡棉结构来支撑水冷板导致的成本高、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组件,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传热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刚性的支撑件以及柔性的缓冲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传热件的下方以用于支撑所述传热件,所述缓冲件夹设在所述支撑件和传热件之间并且设置为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压缩变形。
可选的,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沿所述传热件的板面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架。
可选的,所述传热件设置为长方形,所述支撑架沿所述传热件的长边方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减重孔道。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设置为支撑板,其中,
所述支撑板包括沿所述支撑板的板面方向延伸的所述减重孔道;
和/或,所述支撑板包括沿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所述减重孔道。
可选的,所述传热件设置有加热膜或者水冷板。
可选的,所述缓冲件设置为泡棉。
可选的,所述泡棉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传热件和支撑件粘接在一起。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组件通过设置刚性支撑件和柔性缓冲件,使得支撑件能够通过缓冲件支撑传热件,减小了缓冲件的所需厚度,减轻了缓冲件因老化而发生的收缩变形量,有利于动力电池包的结构更为稳定,而且支撑件为动力电池包的模组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显著增强了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动力电池包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包因通过单一的泡棉结构来支撑水冷板导致的成本高、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3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