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硅铝合金封装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04742.1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2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魁;何亚平;杨甲斌;邢翠红;张兰;姜少;上官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雷航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06 | 分类号: | H01L23/06;H01L23/373;H01L23/055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郑丽红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铝合金 封装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硅铝合金封装壳体,解决现有金属壳体质量偏重、导热效率较差、气密性较差的问题。该封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射频单元和低频单元;壳体本体由金属合金制成,金属合金包括依次叠加设置且材料不同的第一合金层、第二合金层和第三合金层;第一合金层、第二合金层和第三合金层的材料分别为Al50Si75、Al50Si50和Al50Si25中的一种;壳体本体包括环形侧板和底板;射频单元包括插针和套筒,套筒安装在底板的通孔内,且套筒与底板之间的空隙内烧结填充有低温玻璃粉,插针设置在套筒内,且插针与套筒之间的空隙内烧结填充有高温玻璃粉;低频单元包括插座,插座设置安装在底板的通孔内,且插座与底板之间的空隙内烧结填充有低温玻璃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装外壳,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硅铝合金封装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需求,封装外壳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航海、野战、通讯、兵器等领域。封装壳体作为集成电路的关键组件之一,主要起着电路支撑(承载电路使其免受机械损伤、提供物理保护)、电信号传输(壳体上的引出线实现壳体内、外电连接,参与内部电路与外围电路的电信号传输)、散热(将电路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界、避免电路的热损失)、屏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隔离电磁型号、避免电磁干扰)、密封(通过壳体与盖板所构成的气密封装使内部电路与外界环境隔绝,保护电路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水气对电路的腐蚀)及化学防护(盐雾及酸雨等对壳体基材的损伤)等作用。
目前,微电子领域产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相应壳体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对壳体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壳体朝着小型化、多功能、稳定性、质量轻、高性能、低成本、高气密性的方向发展,这就对封装壳体或集成模块的散热特性及密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以上需求,对金属壳体材料的选材及加工,耐高温性、可焊性、密封性、屏蔽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壳体所用金属材料基本上分为可伐合金(4J29或4J51等)和铝材等材料,此类壳体的缺点如下:1、可伐合金:材料自身质量偏重,且导热效率较差,对于有整备重量要求的整机系统无法使用;2、铝材:在有气密封要求的整机系统中使用时,铝材烧结件通过激光焊接完成安装操作后,焊接处无法保证气密封要求,存在漏气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金属壳体质量偏重、导热效率较差、气密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型硅铝合金封装壳体。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型硅铝合金封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多个射频单元和多个低频单元;所述壳体本体由金属合金制成,所述金属合金包括依次叠加设置且材料不同的第一合金层、第二合金层和第三合金层;所述第一合金层、第二合金层和第三合金层的材料分别为Al50Si75、Al50Si50和Al50Si25中的一种;所述壳体本体包括环形侧板和设置在环形侧板底端的底板;所述射频单元设置在壳体本体的底板上,包括插针和套筒,所述套筒安装在底板的通孔内,且套筒与底板之间的空隙内烧结填充有低温玻璃粉,所述插针设置在套筒内,且插针与套筒之间的空隙内烧结填充有高温玻璃粉;所述低频单元设置在壳体本体的底板上,包括插座,所述插座设置安装在底板的通孔内,且插座与底板之间的空隙内烧结填充有低温玻璃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合金层、第二合金层和第三合金层通过高温压合形成金属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侧板的内侧面进行电镀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本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支撑凸台,用于对壳体本体内的电路板进行支撑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本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用于对壳体本体内的电路板进行安装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支撑凸台的表面进行电镀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侧板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上设置有安装孔,用于与壳体盖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雷航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雷航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4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直流电源装置
- 下一篇:LED灯具电源散热组件及LED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