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04663.0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3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生;姚俊;彭锦玉;李振邦;谢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城城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臭氧 利用 均相 催化 氧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包括气溶水导流装置和非均相臭氧反应器,所述气溶水导流装置的进口管上设有臭氧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气溶水导流装置下端连接有出口管;所述非均相臭氧反应器的下端连接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下端连接有气溶水进口管;本实用新型臭氧和水通过气溶水导流装置形成臭氧气溶水,通过与非均相臭氧反应器连接的布水器进行泄压式微气泡曝气,污水通过竖立的催化剂反应单元,提高气‑液‑固三相接触时间,使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充分进行,充分提高臭氧利用率的基础上对污染物进行高效去除,有效节省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难降解有机废水因其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难于生物降解等特点,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难降解有机物染污的处理一直是水处理行业领域内的难题,目前作为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杀手”,臭氧工艺,由于其强氧化性且没有二次污染,是理想的绿色处理工艺。
为了弥补臭氧直接反应选择性强、氧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在系统中加入催化剂,诱发臭氧分子通过链式反应分解成氧化性更强的羟基自由基,将臭氧的强氧化性和催化剂吸附、催化特性结合起来,可有效的解决有机物降解不完全的问题。
采用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工艺技术,直接取决于臭氧的利用率,传统的臭氧曝气装置产生的气泡较大,比表面积较小,导致臭氧的传质效果较差,且由于催化剂在反应器传统的存在方式往往是在反应器底部堆积,气泡经过催化剂后容易形成气泡聚集,使臭氧氧化效果变差,不仅达不到既定效果,而且造成臭氧浪费,导致工艺经济性变差,因此,在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工艺中,如何提高臭氧利用率,提高臭氧在污水中的传质效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包括气溶水导流装置和非均相臭氧反应器,所述气溶水导流装置的进口管上设有臭氧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气溶水导流装置下端连接有出口管;
所述非均相臭氧反应器的下端连接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下端连接有气溶水进口管,所述出口管与气溶水进口管通过输送管相连;
所述非均相臭氧反应器上端两侧连接有废水进口管和排水口管,所述非均相臭氧反应器上端连接有尾气回收管,所述非均相臭氧反应器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非均相臭氧反应器内通过催化剂承载单元承载有催化剂填料,所述催化剂承载单元呈柱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气溶水导流装置的出口管上连接有二级加压装置。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主要由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组成,所述第一导流板固定连接在气溶水导流装置底壁上,所述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固定连接在气溶水导流装置顶壁上,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间隙设置,所述气溶水导流装置侧壁、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组合形成导流通道。
优选的,所述进口管上连接有止回阀。
优选的,所述气溶水导流装置上连接有压力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城城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城城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4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基站散热隐蔽罩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边缘计算核心主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