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防工程墙开孔的封堵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03972.6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6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肖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向宇 |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H02G15/013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晋圣智 |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防工程 墙开孔 封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防工程墙开孔的封堵结构,包括工程墙和线管,所述工程墙外壁开设有开孔,所述线管位于开孔的内部,所述线管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板,且两个密封板的一侧外壁均粘接有密封垫,所述线管外壁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密封盘,且两个密封盘相对的一侧外壁均粘接有挤压块,所述线管的两端内壁均设置有密封塞,且两个密封塞为柔性材质。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由于开孔的尺寸存在差异导致封堵结构不能够有效的对开孔进行密封处理,能够便于对封堵结构进行拆卸,提高封堵结构使用的便捷性,能够防止由于封堵结构对开孔的密封性较差对人防工程墙的建设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工程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防工程墙开孔的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人防墙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921321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人防工程墙开孔的封堵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设置有密封用胶泥,所述墙体的内部套接有线管,所述线管的内部设置有管槽,所述线管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卡齿,所述线管的左侧固定套接有橡胶垫,所述线管的左侧固定套接有挡块,所述线管的右侧滑动套接有橡胶圈,所述线管的右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线管的上端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隔音层。该人防工程墙开孔的封堵结构,通过转动轴、盖板、左磁块和右磁块的配合,便于打开盖板,使用方便;隔音层的设计可以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通过橡胶垫、挡块、橡胶圈和螺母的配合,方便固定线管。上述专利中的一种人防工程墙开孔的封堵结构存在以下不足:在对开孔进行封堵时,由于开孔的尺寸存在差异,因此在对开孔进行封堵时可能会由于封堵结构对开孔的密封性较差,从而对人防工程墙的建设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人防工程墙开孔的封堵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防工程墙开孔的封堵结构,包括工程墙和线管,所述工程墙外壁开设有开孔,所述线管位于开孔的内部,所述线管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板,且两个密封板的一侧外壁均粘接有密封垫,所述线管外壁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密封盘,且两个密封盘相对的一侧外壁均粘接有挤压块,所述线管的两端内壁均设置有密封塞,且两个密封塞为柔性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管的两端均开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螺纹套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盘,且两个连接盘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顶板,两个顶板与两个密封盘之间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垫和挤压块均为柔性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密封塞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穿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管的顶部外壁可以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与密封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管的顶部外壁还可以粘接有缓冲块,且缓冲块的顶部外壁与密封板之间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挤压块和密封垫,能够对开孔的内部进行密封处理,防止由于封堵结构对开孔的密封性较差对人防工程墙的建设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向宇,未经肖向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3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教学用人体模型
- 下一篇:一种超小间距智能透明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