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1812.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1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贸酝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8G1/017;G08G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智能 停车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联网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包括1F安防控制室、B1F第一停车出入口、B1F第二停车出入口、B1F停车区域、通讯网络、B2F第一停车出入口、B2F第二停车出入口和B2F停车区域,1F安防控制室包括停车管理中心、遥控器、第一手控盒和第二手控盒,停车管理中心通过通讯网络分别与B1F第一停车出入口、B1F第二停车出入口、B2F第一停车出入口和B2F第二停车出入口相连接,第一手控盒和第二手控盒分别与B1F停车区域和B2F停车区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1F安防控制室通过通讯网络和手控盒分别与B1F、B2F停车出入口和B1F、B2F停车区域进行控制连接,同时实现了多个楼层、多个出入口的停车场的综合管理,统一管理,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管理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停车场管理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车道管理设备搭建的一套对停车场车辆出入、场内车流引导、收取停车费进行管理的网络系统。是专业车场管理公司必备的工具。它通过采集记录车辆出入记录、场内位置,实现车辆出入和场内车辆的动态和静态的综合管理。前期系统一般以射频感应卡为载体,目前使用广泛的光学数字镜头车牌识别方式代替传统射频卡计费,通过感应卡记录车辆进出信息,通过管理软件完成收费策略实现,收费账务管理,车道设备控制等功能。现有技术中的停车管理系统,针对多个楼层、多个出入口的停车场,通常采用ETC感应模式,每个楼层均需配备相应的ETC感应系统,管理模式效率低下,管理不方便。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物联网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包括1F安防控制室、B1F第一停车出入口、B1F第二停车出入口、B1F停车区域、通讯网络、B2F第一停车出入口、B2F第二停车出入口和B2F停车区域,1F安防控制室包括停车管理中心、遥控器、第一手控盒和第二手控盒,遥控器与停车管理中心相连接,停车管理中心通过通讯网络分别与B1F第一停车出入口、B1F第二停车出入口、B2F第一停车出入口和B2F第二停车出入口相连接,第一手控盒和第二手控盒分别与B1F停车区域和B2F停车区域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B1F第一停车出入口、B1F第二停车出入口、B2F第一停车出入口和B2F第二停车出入口结构组成相同,B1F停车区域和B2F停车区域结构组成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B1F第一停车出入口包括入口道闸、入口摄像机、余位显示屏、16口网络交换机、第一光收器、第三手控盒、第四手控盒、第二光收器、电源、地感线圈、出口摄像机和出口道闸,入口道闸和出口道闸分别设置在B1F第一停车出入口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入口摄像机和出口摄像机分别设置在入口道闸和出口道闸的一侧,入口道闸和出口道闸处均设置有地感线圈,停车管理中心依次通过通讯网络、第二光收器和第一光收器与16口网络交换机相连接,16口网络交换机分别与入口道闸、入口摄像机、余位显示屏、出口摄像机和出口道闸相连接,电源分别与入口道闸、入口摄像机、余位显示屏、出口摄像机和出口道闸电性连接,第三手控盒和第四手控盒分别与出口道闸和入口道闸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B1F停车区域包括若干个停车工位,停车工位的入口处设置有开关道闸,停车工位的内侧设置有地感线圈,若干个停车工位均通过开关道闸相互连接,第一手控盒与开关道闸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B2F停车区域包括若干个停车工位,停车工位的入口处设置有开关道闸,停车工位的内侧设置有地感线圈,若干个停车工位均通过开关道闸相互连接,第二手控盒与开关道闸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通讯网络为TCP/IP协议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贸酝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贸酝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1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借书机
- 下一篇:一种柔性屏医用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