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沙发的背部联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1472.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5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叶琦琦;毕大岩;陆建忠;褚炳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7/17 | 分类号: | A47C17/17;A47C17/8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沙发 背部 联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沙发的背部联动机构;其特征是,构成背部联动机构的连杆组件包括若干根首尾相互转动连接的杆体以及一根设置在其中一根杆体上并通过另一根辅助连杆而与另一根连杆转动连接、从而固定在杆体上方的靠背安装座;所述首尾相互转动连接的杆体在沙发呈坐姿时是呈依次堆叠的收折状态的,而当沙发呈TV姿或躺姿时则分别是半伸展或全伸展的展开状态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背部机构设计成了横向堆叠结构及运动轨迹,进而节省了空间,也避免了使用者在沙发改变姿态过程中有被挤压的感受;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沙发的背部机构;尤其是一种用于提升活动座椅或可变形沙发的使用舒适度并进一步减小其靠背骨架的体积的可折叠背部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活动座椅或可变形沙发(以下简称沙发)而言,通常由多个可相对转动或移动的连杆组件或者板件等刚性构件而构成其骨架的。当骨架转变姿态之时,难免会对其外部包裹的柔性包覆物产生挤压,同时,对柔性包覆物的挤压也会转变为对使用者的挤压,而这可能会影响到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对于上述缺陷,尤其在可变形沙发或称功能性沙发的使用过程中,更易出现。当前,对于功能性沙发,普遍具有三种公认的可互转的姿态:即坐姿、TV姿态和伸展姿态(也称躺姿)。对于上述不同姿态的互转,实质上是通过沙发的骨架的姿态转变而实现的。对于此类沙发的骨架,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座框机构、2、悬挂平移机构、3、背部机构、4、腿部支托机构。其中,坐姿状态下,沙发骨架的各模块处于收拢的状态,沙发呈现出普通沙发的状态,使得满足使用者坐态的需要。TV姿态与坐姿的区别则在于,沙发下部的腿部支托机构转变为展开状态并对使用者的腿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同时,沙发后部的背部机构则保持不动或略微倾倒,使得满足使用者半躺的需要。而躺姿则是在TV姿的状态下进一步使背部机构倾倒,并且通过悬挂平移机构将沙发的其他机构,如座框机构等也相应地发生姿态转变,进而最终使整个沙发骨架呈现出几近水平的状态。由此可见,在功能性沙发改变任何姿态的过程中,靠背机构始终均会参与到形变的过程中并做出大幅的姿态改变。而此时,构成靠背机构的刚性连杆如果与柔性包覆物发生挤压,那么就有极大可能被使用者所感受到,进而转变为对使用者的挤压,以至于降低使用者的舒适度。
通常,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所作的选择是给靠背机构预留出足够的运动空间。而为了达到留出空间的目的,往往会要减小沙发坐垫(也即是附带有柔性包覆物的座板)的深度、同时,为坐垫与靠背、扶手之间的三角交汇处进行向内弯折的措施,而上述措施无疑也会影响使用者的坐姿感受。并且,减小沙发坐垫的使用面积也仅仅是表面可见的措施。而具体到沙发内部骨架的改型来说,为了给背部机构留出足够的空间,还不得不加宽整个背部机构甚至悬挂平移机构的厚度以及两者之间的间隙,进而直接带来的影响也即是沙发骨架的体积会变大。无疑,这将使整个沙发看起来变得臃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即本实用新型致力于降低背部机构在运动过程中所需的空间,或者说,本实用新型致力于降低背部机构的体积,使其变得尽可能薄且在运动过程中,尽可能向内侧、向下方弯折而非是向外侧或呈扩张姿态的弯折过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沙发的背部联动机构,所述沙发至少包括座框支撑机构101、悬挂平移机构102和背部联动机构103;背部联动机构103是指一种相互间具有从动关系且相互可转动连接的连杆组件,该连杆组件中的至少一根连杆与悬挂平移机构102转动连接;当悬挂平移机构102发生姿态转变时,背部联动机构103也跟着做出相应的姿态转变;构成背部联动机构103的连杆组件包括若干根首尾相互转动连接的杆体以及一根设置在其中一根杆体上并通过另一根辅助连杆而与另一根连杆转动连接、从而固定在杆体上方的靠背安装座1034;所述的首尾相互转动连接的杆体,在沙发呈坐姿时是呈横向依次堆叠的收折状态的,而当沙发呈TV姿或躺姿时则分别是半伸展或全伸展的展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1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动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眼部护理用陨石护眼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