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用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快装支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9656.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7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凯;苗碧琪;陈荣添;何明圆;张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1/08 | 分类号: | G01H11/08;G01P15/09;G01P1/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吕岩甲 |
地址: | 350318***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轴向 加速度 传感器 支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轴向传感器快装支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用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快装支座装置。传感器上支座整体为圆柱形,顶部开有和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连接用螺纹孔,底部留有和传感器下支座凸台孔配对的凸台;传感器下支座整体为立方体,顶部开有和传感器上支座凸台配对的凸台孔,传感器下支座两个相邻侧面分别开有螺纹孔,同时在一个侧面开有矩形通孔,螺纹孔供紧定螺钉使用,矩形通孔用于穿连接测试管道和传感器的卡箍;传感器下支座底部开有楔形槽。本实用新型能保证三轴向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X、Y和Z向和要测试对象的X、Y和Z向一致,当传感器转到合适位置,拧紧紧定螺钉就可实现固定和定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轴向传感器快装支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用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快装支座装置。
背景技术
振动测试是电厂常见的管道状态监测方式,而加速度传感器由于频响范围宽、量程大、灵敏度高等优点,在管道振动测试中得到广泛应用,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不仅继承了以上优点,而且可以3个方向(X、Y和Z向)的振动信号一次测量完成,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所以其在管道振动测试中被越来越多地应用。
通常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需要通过传感器座才能实现和管道的连接和固定。目前,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采用的用铁丝绑扎固定的方式,这种支座的缺点是无法实现快装,同时由于铁丝绑扎时,力道不容易控制,太松的话传感器容易产生寄生振动,太紧的话铁丝容易断裂,需反复调试,这在一些条件恶劣的环境,如高温、高剂量区域,容易造成人员伤害。
为了彻底解决传统传感器座在管道测试中面临的特殊问题,即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测试对象,都能保证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的X、Y和Z向和要测试对象的X、Y和Z向始终保持一致,同时能实现传感器的快装,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进行快装的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支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用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快装支座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道用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快装支座装置,包括传感器上支座、传感器下支座、紧定螺钉;传感器上支座整体为圆柱形,顶部开有和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连接用螺纹孔,底部留有和传感器下支座凸台孔配对的凸台;传感器下支座整体为立方体,顶部开有和传感器上支座凸台配对的凸台孔,传感器下支座两个相邻侧面分别开有螺纹孔,同时在一个侧面开有矩形通孔,螺纹孔供紧定螺钉使用,矩形通孔用于穿连接测试管道和传感器的卡箍;传感器下支座底部开有楔形槽。
所述的传感器下支座材料为铝合金。
所述的紧定螺钉材料为45#钢。
所述的传感器上支座材料为铝合金。
首先用适合所测管道大小的卡箍穿过传感器下支座的矩形通孔,将传感器下支座在测试管道上固定好,然后将传感器螺纹装入到传感器上支座的螺纹孔中去,接着将已装好三轴向传感器的传感器上支座凸台装入到传感器下支座的凸台孔中,再接着转动传感器上支座到合适位置,即三轴向传感器X、Y和Z向分别与测试对象的X、Y和Z一致,再依次拧紧2个紧定螺钉到合适程度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快装支座通过传感器上支座凸台和下支座凸台孔的无间隙自由转动配合,实现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测试对象,都能保证三轴向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X、Y和Z向和要测试对象的X、Y和Z向一致,当传感器转到合适位置,拧紧紧定螺钉就可实现固定和定位。同时,通过卡箍可以实现快速拆装。
与现有传感器支座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将原来的下支座由圆柱体改为立方体,这样可以方便地加工出穿卡箍用矩形孔,同时可以保证现场安装效果更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96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