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位管夹装置及包含其的燃油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9609.1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9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佑明;张震;于坤;李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8 | 分类号: | F16L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7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装置 包含 燃油 管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管夹装置及包含其的燃油管路系统,定位管夹装置包括连接管和管夹组件,连接管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和若干个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和若干个第二凸起部的一端均连接于连接管的外周面上,第一凸起部和若干个第二凸起部的另一端均沿连接管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起,管夹组件上具有穿孔,连接管贯穿穿孔,穿孔的内壁面具有至少一个卡槽,卡槽与第一凸起部一一对应,第一凸起部插入卡槽内,以限制连接管沿连接管的圆周方向移动,若干个第二凸起部分别抵靠于管夹组件的两侧,以限制连接管沿连接管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连接管在轴向和圆周方向的定位,保证连接管位置精度,有效避免发生干涉磨损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管夹装置及包含其的燃油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中,燃油管路系统从汽车前端的发动机贯穿整个车身到达车身后边的燃油箱附近,途中跟很多的零件可能有交集,必须保证跟其他周边零件的安全间隙才能确保燃油管的安全性,避免发生磨损和干涉风险。
常规的燃油管管夹可以卡入到车身螺柱或者车身钣金孔、支架孔对燃油管实现径向定位,但是无法实现轴向和圆周方向的定位,造成燃油管就会有跟周边零件发生干涉磨损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管夹装置及包含其的燃油管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定位管夹装置,其包括连接管和管夹组件,所述连接管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和若干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若干个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凸起部和若干个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另一端均沿所述连接管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起,所述管夹组件上具有穿孔,所述连接管贯穿所述穿孔,所述穿孔的内壁面具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凸起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凸起部插入所述卡槽内,以限制所述连接管沿所述连接管的圆周方向移动,若干个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抵靠于所述管夹组件的两侧,以限制所述连接管沿所述连接管的轴向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管夹组件包括有安装架、管夹基座和管夹扣盖,所述管夹基座和所述管夹扣盖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架内,且所述管夹基座与所述管夹扣盖之间形成所述穿孔,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管夹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管夹基座和所述管夹扣盖均嵌设于所述安装架内,若干个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抵靠于所述管夹基座和所述管夹扣盖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管夹基座上具有卡扣部,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卡扣槽,所述卡扣部连接于所述卡扣槽内。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形状呈环状,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抵靠于所述管夹组件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卡槽均沿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内具有至少一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卡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凸起部上具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加强筋一一对应,且所述加强筋卡扣于所述缺口内。
一种燃油管路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定位管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凸起部插入卡槽内、若干个第二凸起部分别抵靠于管夹组件的两侧,从而实现连接管在轴向和圆周方向的定位,保证连接管位置精度,有效避免出现因为连接管的轴向窜动或者圆周转动导致连接管跟周边零件发生干涉磨损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管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管夹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96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