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紫杂铜精炼除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99064.4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9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封市晟鑫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15/14 | 分类号: | C22B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学芝 |
| 地址: | 4755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紫杂铜 精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杂铜精炼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紫杂铜精炼除杂装置,其可以进行双向倾动,转动角度范围更广,便于倾动炉进行扒渣和加料,提高产品质量;包括炉体,炉体左侧设置有出渣口和加料口,炉体右侧设置有浇铸口,还包括底板,底板顶部设置有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上均设置有第一轴承,两组第一轴承中部分别设置有前转轴和后转轴,前转轴后端和后转轴前端分别与炉体前端和后端连接,前转轴前端和后转轴后端均设置有齿轮,还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均呈门型,前支架和后支架顶端均设置有液压缸,每组液压缸输出端均设置有齿条,齿条顶端中央区域与齿轮底端啮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杂铜精炼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紫杂铜精炼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紫杂铜是含铜量不低于 90%的废铜。紫杂铜经过火法精炼提纯成为精炼铜。纯度较高的精炼铜液用于连铸连轧电工用铜线坯(又称铜杆、铜盘条 ),或用于浇铸其它紫铜坯。纯度不高的精炼铜液用于浇铸阳极板。
现有技术中紫杂铜在精炼过程中一般使用倾动炉来完成除杂过程,但是现有的倾动炉一般通过液压缸进行驱动的方式使其发生转动,其仅可单向转动,转动角度范围小,导致扒渣清理不够干净,影响产品质量,并且加大了加料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紫杂铜精炼除杂装置,其可以进行双向倾动,转动角度范围更广,便于倾动炉进行扒渣和加料,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紫杂铜精炼除杂装置,包括炉体,炉体左侧设置有出渣口和加料口,炉体右侧设置有浇铸口,还包括底板,底板顶部设置有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上均设置有第一轴承,两组所述第一轴承中部分别设置有前转轴和后转轴,前转轴后端和后转轴前端分别与炉体前端和后端连接,前转轴前端和后转轴后端均设置有齿轮,还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均呈门型,前支架和后支架顶端均设置有液压缸,每组所述液压缸输出端均设置有齿条,齿条顶端中央区域与齿轮底端啮合。
优选的,底板顶部设置有前稳定杆和后稳定杆,前稳定杆和后稳定杆上均设置有第二轴承,前转轴和后转轴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二轴承中部连接。
优选的,底板顶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支撑板,每组所述支撑板靠近炉体一侧均设置有气缸,每组所述气缸输出端均设置有与炉体接触的限位板。
优选的,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与底板连接的加强杆。
优选的,前支架和后支架顶端均设置有轨道,每组所述齿条底部均设置有左右向连通的滑槽,每组所述滑槽均与轨道滑动配合。
优选的,每组所述齿条齿数均大于齿轮齿数的2倍。
优选的,每组所述滑槽截面形状均呈圆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前支架、后支架以及底板均固定在地面上,两组液压缸同步移动,在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四组加强杆、前稳定杆、后稳定杆、两组第二轴承、两组齿轮、两组齿条、两组轨道、前转轴、后转轴以及两组第一轴承的相互配合下,两组液压缸输出端变化使炉体的角度变化,在需要扒渣和加料时,缩短两组液压缸输出端的长度,使炉体逆时针转动,这样能使得倾动炉的炉门槛位置降低而接近地面,炉门槛内侧面的斜坡变缓,从而使扒渣更容易,能保证扒渣清理更干净,并且炉门槛位置降低,使得加料时加料车可直接伸致炉底位置,从而避免加料时物料砸坏炉底,需浇铸时,同时伸长两组液压缸输出端的长度使炉体顺时针转动,铜液沿浇铸口流出,当炉体处于竖直状态时,操作四组气缸使四组限位板将炉体支撑起来,防止炉体发生晃动,当需转动炉体前,需首先缩回四组限位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齿条和轨道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封市晟鑫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开封市晟鑫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9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