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无人机动平台自主起降引导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99035.8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8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何玉庆;谷丰;狄春雷;周浩;宋明;潘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F1/00;B64F1/20;B60P3/11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无人 机动 平台 自主 起降 引导 系统 | ||
1.一种便携式无人机动平台自主起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机载端(1)和地面车载端;所述地面车载端包括无人机降落平台(6)、车载端GPS模块(2)、支撑杆机构、车载端UWB基站(3)、车载端控制器及车载端无线数传模块,其中无人机降落平台(6)的四角通过支撑杆机构安装有四组车载端UWB基站(3),所述车载端GPS模块(2)设置于无人机降落平台(6)上,所述无人机机载端(1)包括机载端控制器和与其连接的机载端UWB测距模块、机载端GPS定位板卡、机载端无线数传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动平台自主起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机构包括支撑杆(4)和电机(5),其中电机(5)安装在所述无人机降落平台(6)上、且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杆(4)连接,所述电机(5)驱动所述支撑杆(4)在所述无人机降落平台(6)所在的平面内转动;所述车载端UWB基站(3)设置于所述支撑杆(4)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动平台自主起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转动角度为0°-1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动平台自主起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降落平台(6)为方形结构,并且边长大于等于所述支撑杆(4)的长度;所述无人机降落平台(6)采用铝型材制成,并且边长为1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动平台自主起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无人机降落平台(6)连接,并且与所述无人机降落平台(6)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动平台自主起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载端(1)和地面车载端还设有存储数据的SD卡、提示状态的指示灯;所述机载端和车载端的控制器供电电压为12V直流电,地面车载端的电机(5)供电为24V直流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90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双开式蔬菜种植柜
- 下一篇:一种芯片自动出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