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渗析隔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98993.3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5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东;章澔;迟守平;郭锋;刘思莹;王佳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 |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渗析 隔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电渗析隔板,包括内设有空腔的隔板框,所述空腔内设有隔板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框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若干列布水孔,所述布水孔与空腔通过布水流道连通,所述布水流道采用涵道式的弧形结构,所述隔板框的左右两端设有固定锚点,通过上述设置,能防止电渗析膜高浓度向低浓度进水切换时发生溶胀而嵌入布水流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渗析隔板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电渗析隔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渗析隔板,一般均为平面框网结构,隔板框内空间布设有隔网,框架两端分别均布有方形或圆形的布水孔,相间的布水孔开有与隔网连通的布水流道,隔板框两侧的布水流道交错布置。在上述隔板的两侧分别紧贴一张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即构成了一个膜对。现有电渗析隔板多为PP/PE/PVE制,厚约0.5mm-1.5mm,布有4-8流体通道的矩形薄板,中间布水区衬有1层或多层网布用于布水,但是目前的电渗析隔板存在以下缺点:电渗析膜高浓度向低浓度进水切换时发生溶胀而嵌入布水流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渗析隔板,能防止电渗析膜高浓度向低浓度进水切换时发生溶胀而嵌入布水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电渗析隔板,包括内设有空腔的隔板框,所述空腔内设有隔板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框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若干列布水孔,所述布水孔与空腔通过布水流道连通,所述布水流道采用涵道式的弧形结构,所述隔板框的左右两端设有固定锚点。
进一步地,位于同一端布水孔上的布水流道隔列设置且上下两端的布水流道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流道宽为0.8mm-1.2mm。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框采用PE材质,所述隔板框的两侧热敷贴有PTFE层。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框厚度为0.8mm,所述PTFE层厚度为0.1mm。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设有两层隔板网,所述隔板网采用PE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网采用边长a为2mm的菱形结构,所述菱形结构的锐角角度b为30°且菱形连接点设有直径为1mm的膨起小球。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锚点外挂于隔板框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网的上端缘与隔板框的上端缘之间、隔板网的下端缘与隔板框的下端缘之间的距离为80-100mm,所述隔板网的左端缘与隔板框的左端缘之间、隔板网的右端缘与隔板框的右端缘之间的距离为30-50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新型的电渗析隔板,布水流道采用涵道式的弧形结构,防止电渗析膜高浓度向低浓度进水切换时发生溶胀而嵌入布水流道,空腔内设有两层隔板网,隔板网采用PE材质制成,隔板网采用边长为2mm的菱形结构,菱形的锐角角度为30°且菱形连接点设有直径为1mm的膨起小球,通过上述设置,低流动阻力下适中的湍流强度,增强离子交换面的液体扰动,缓解极化现象,所述固定锚点外挂于隔板框的两侧,用于防止电渗析隔板滑动、变形引起内漏或外漏,造成串料、无效电流增多,降低电流效率、提早极化、流道阻力大、死角(低速区)引起局部高温烧毁及高COD低盐进水微生物污染卫生问题、隔板本身材质变性老化、膜嵌入流道堵塞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1、隔板框;2、隔板网;3、布水孔;4、布水流道;5、固定锚点;6、阴离子交换膜;7、阳离子交换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8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