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线性菲涅尔透镜的抗光屏幕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98026.7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4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银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21/56 | 分类号: | G03B21/56;G03B21/6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尹玉 | 
| 地址: | 610042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线性 菲涅尔 透镜 屏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菲涅尔透镜的抗光屏幕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支撑层、菲涅尔透镜层、扩散层、雾面层,所述菲涅尔透镜层由若干个线性排列的菲涅尔透镜单元构成,所述菲涅尔透镜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工作面和吸光面,所述吸光面上设置有黑色层;本实用新型具有均匀反射投影光线、有效吸收环境光、削弱环境光对投影光线的影响,实现清晰、均匀、高亮、高对比度成像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投影屏幕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线性菲涅尔透镜的抗光屏幕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投影屏幕大多通过散射的方式成像,如白塑幕等,对环境光没有选择性,导致环境光对投影光线的影响非常大,当环境光越亮时,投影显示的对比度越低,显示效果越差。为了克服以上缺陷,人们在投影屏幕上使用了圆形菲涅尔透镜加散射剂来实现。传统的圆形菲涅尔透镜在正视图上为一圈圈相互排列的偏心圆结构,利用圆形曲率对水平视角的主光线方向进行控制,利用圆形菲涅尔透镜上的锯齿状凸起对上下视角的主光线方向进行控制。圆形菲涅尔透镜不仅可以改变投影机主光线在观看空间的合理分布,还能消除一部分环境光的影响,提高屏幕的对比度,散射剂则提供观看视角。由但于其自身原理所限,现有的圆形菲涅尔透镜加工较为复杂,同时对上下视角和水平视角的控制精度不高,屏幕均匀性不佳,观影体验不足。因此,针对传统的投影屏幕存在的不能有效削弱环境光、屏幕成像均匀性不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菲涅尔透镜的抗光屏幕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线性菲涅尔透镜的抗光屏幕结构,实现投影成像的同时,对外界的环境光进行有效吸收,减弱环境光对投影光线的影响,实现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对比度均匀成像。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线性菲涅尔透镜的抗光屏幕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支撑层、菲涅尔透镜层、扩散层、雾面层,所述菲涅尔透镜层由若干个阵列排列的线性菲涅尔透镜单元构成,所述线性菲涅尔透镜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工作面和吸光面,所述吸光面上设置有黑色层。
工作原理:
菲涅尔透镜层包括面朝投影光线的朝光面和背离投影光线的背光面,菲涅儿透镜层的背光面通过胶合剂与支撑层粘接,支撑层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并对菲涅尔透镜层进行支撑。菲涅儿透镜层的朝光面上从上至下沿水平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线性菲涅尔透镜单元,线性菲涅尔透镜单元包括呈一定角度相互拼接的工作面和吸光面,工作面朝向投影光线设置,投影设备和观影人员位于同一侧,投影光线入射至线性菲尼尔透镜单元的工作面时被工作面反射并入射至人眼进行成像。而来自于外部环境的部分环境光入射至线性菲涅尔透镜单元的吸光面,然后被设置在吸光面上的黑色层吸收而不再反射,进而实现减弱环境光对投影光线的影响,特别是在环境光较强或投影光线较弱的情况下,通过吸光面将环境光吸收,有效减少环境光对投影光线的影响,使得最终的投影画面更加清晰,投影画面亮度更高。同时,投影光线入射至扩散层和雾面层被预先扩散,避免投影光线直接反射,使得最终成像更加均匀。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面与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10°,所述吸光面与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65°。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面与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所述吸光面与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5°,所述工作面与吸光面之间的夹角为105°。
工作面的底部与吸光面的顶部连接,且工作面与吸光面之间的夹角呈105°设置,工作面的顶部与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呈10°,吸光面的底部与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呈65°。工作面与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较小,能够尽可能保证工作面对投影光线的反射区域较大,能够反射更多投影光线,吸光面与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较大,能够保证吸光面能够尽可能多得吸收来自于斜上方的环境光,避免环境光对投影光线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雾面层包括若干呈线性排列设置的哑光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银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银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8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LED灯罩的防眩光透光孔结构
 - 下一篇:车辆后排座椅后支脚护盖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