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引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97915.1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7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潞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翠 |
| 地址: | 100744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底座,顶端的入口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贯通的管道,且管道的底端探入壳体内部底端;所述壳体的侧面均匀设有多个槽体一,槽体一均与壳体连通,且每个槽体一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的侧面固定设有警报器。所述壳体内部底端固定设有槽体二,所述槽体二由过滤网围成,且包裹住管道的底端。所述底座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设有图像采集器,所述底座内部设有图像识别器。所述底座嵌入设有无线收发装置。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员经常靠近观察,当引流出的液体量超过预定值时,则会发出警报进行提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腹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临床实际应用时,外科上用于引流的装置有很多。用于将人体内积压的不良液体引出到体外,防止其在人体内部造成感染等。然而当前用于引流的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往往需要人员多次靠近观察,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而且若是因事遗忘,没能及时观察,就会带来许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腹腔引流装置,无需人员经常靠近观察,当引流出的液体量超过预定值时,则会发出警报进行提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底座,顶端的入口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贯通的管道,且管道的底端探入壳体内部底端;
所述壳体的侧面均匀设有多个槽体一,槽体一均与壳体连通,且每个槽体一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的侧面固定设有警报器。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部底端固定设有槽体二,所述槽体二由过滤网围成,且包裹住管道的底端。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内部设有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设有图像采集器,所述底座内部设有图像识别器。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嵌入设有无线收发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图像采集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设有连接槽二,所述连接槽二内均卡接设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均卡接设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均卡接入壳体外侧固定设有的连接槽一内。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靠近图像采集器的侧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箱体,箱体设有门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员经常靠近观察,当引流出的液体量超过预定值时,则会发出警报进行提醒,且可方便观察液体颜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1-壳体,2-槽体一,3-压力传感器,4-警报器,5-无线收发装置,6-控制器,7-图像识别器,8-箱体,9-门体,10-连接槽一,11-连接杆一,12-图像采集器,13-连接槽二,14-连接杆二,15-连接块,16-管道,17-槽体二,1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如图所示,其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端设有底座18,顶端的入口设有连接块15;连接块15设有贯通的管道16,且管道16的底端探入壳体1内部底端;
壳体1的侧面均匀设有多个槽体一2,槽体一2均与壳体1连通,且每个槽体一2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3;底座18的侧面固定设有警报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潞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潞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7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工程用组合式支架
- 下一篇:一种户外双肩包生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