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工位棘轮滚刀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97767.3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8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常海峰;郑潘妥;李宁;何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F21/16 | 分类号: | B23F21/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知诚思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7 | 代理人: | 李思 |
| 地址: | 7230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 棘轮 | ||
一种多工位棘轮滚刀,包括刀体和刀齿,所述刀体为圆柱体,刀体沿轴线方向等间距排列至少有2组相同的刀齿,每组刀齿绕刀体的圆周呈相同的螺旋分布,螺旋线的升角为L/(π*D);每组刀齿之间间距L的最小值为由于将刀齿绕刀体的圆周螺旋分布,所以在原有单一的成型铣削加工方式上改进为展成和成型铣削相结合的加工方式,提高了棘轮齿形在分齿加工上的精度,保证了棘轮齿形的加工效果。此外,在刀体的轴线上至少设置两组刀齿,加工基准的一致性,避免了二次对刀,所以有效地提高了滚刀的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切削刀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工位棘轮滚刀。
背景技术
棘轮机构在各领域中已广为应用,其中棘轮是棘轮机构的主要构件。棘轮通常采用的加工方式为成型铣削。但是采用成型铣削加工棘轮所存在的问题是效率慢、精度低。其原因在于,成型铣削加工所用的刀具是片状铣刀。如图1和图2所示,片状铣刀1仅具有单组刀齿,该单组刀齿绕刀体的圆周面分布,该圆周面与刀体的轴线垂直。在连续加工棘轮过程中,片状铣刀由于无法实现连续的分齿运动,使得加工后,棘轮各齿的相邻齿距误差直接受到设备中分齿机构的影响,往往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值,而此项误差又是棘轮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所以会直接影响到棘轮的加工精度。
此外,片状铣刀的厚度较薄,通常仅为几个毫米,本身不易加工制造,而且使用寿命低,一旦磨损就需要进行换刀以及调机。而每更换一个片状铣刀,在进行棘轮加工前都需要对刀。由于棘轮有特殊的齿形要求,往往在对刀时很容易造成棘轮的损坏,从而降低棘轮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由上述可知,采用现有片状铣刀加工棘轮不仅加工精度低,而且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工位棘轮滚刀,通过改变滚刀的形状,使其在加工棘轮时获得展成与成型铣削相结合的加工效果,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此外还能够使得刀具加工棘轮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避免二次对刀,进而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棘轮滚刀,包括刀体和刀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为圆柱体,刀体的中心轴线位置设有内孔,内孔的两个端面设有轴台,内孔的侧壁上开设有键槽,键槽与刀体的轴线平行;所述刀体上开设有轴向容屑槽;所述刀体沿轴线方向等间距排列至少有2组相同的刀齿,每组刀齿绕刀体的圆周呈相同的螺旋分布,螺旋线的升角为L/(π*D), L为每组刀齿之间的间距,π为圆周率,D为滚刀的分度圆直径;每组刀齿之间间距L的最小值为其中R为棘轮的半径,h为棘轮的齿深。
进一步,所述每组刀齿均包括一组粗切齿和一组精切齿。
进一步,所述刀齿为2~12组。
进一步,所述轴向容屑槽有10~20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将刀齿绕刀体的圆周螺旋分布,所以在原有单一的成型铣削加工方式上改进为展成和成型铣削相结合的加工方式,提高了棘轮齿形在分齿加工上的精度,保证了棘轮齿形的加工效果。此外,在刀体的轴线上至少设置两组刀齿,从而大幅度提高棘轮的加工效率。同时由于多组相同的刀齿等间距排列在具有同一个内孔、轴台以及键槽的刀体上,所以滚刀在加工过程中,若前一组刀齿磨损,只需进行L长度的窜刀,后一组刀齿无需进行二次对刀即可继续实施棘轮的加工。由于多组刀齿位于同一个刀体上,保证了各刀齿组加工基准的一致性,这样有效地提高了滚刀对棘轮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同时也因为避免了二次对刀,所以有效地提高了滚刀的使用寿命。相邻两组刀齿之间只要大于间距的最小值,未参加加工的刀齿组并不会对棘轮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片状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7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牵引患者布朗氏架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PE桶智能分拣输送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