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头和针筒的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97530.5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4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松;张伶俐;林芸竹;高山;杨亚亚;荆文荣;王叶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刘军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头 针筒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头和针筒的收集装置,包括顶板、侧板、隔板、底板和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隔板将收集装置分为针头收集腔和针筒收集腔,所述顶板上设有圆形孔和条形孔,隔板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设有间距,所述第一中间板固定在针头收集腔内,第二中间板顶部连接有推拉件,推拉件向上伸出条形孔,所述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有一端都呈弧形端面,所述推拉件用于使第二中间板的弧形端面向第一中间板的弧形端面靠拢,围合成用于固定针头的圆台结构或者使两者分离,封闭针筒收集腔。通过本收集装置,能有效解决无法分类收集和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头和针筒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中都是使用一次性医用注射器,虽然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但是在使用完成后,需要将医用注射器的针头和针筒分离后丢弃。为了将针头上的连接头从针筒上取下,医护人员一般都是直接旋转或者拔扯,在该分离过程中,针头的针尖容易划伤操作的医护人员或者是旁边的人员,安全性低,且分离后,都是直接扔垃圾桶,无法分类收集和后期集中处理。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03647491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06月18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注射器的针头针筒分离器,其中通过设置两分离板并在分离板上开设分离口,使得两个分离板相互靠拢时两分离口相拼接形成具有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的锯齿状缺口的插入口,医用注射器的连接头可对应配合地插入上述插入口中。在对医用注射器的针头针筒进行分离时仅需将连接头插入上述插入口中并旋转针筒即可实现针头针筒的分离。分离完毕后仅需将两分离板相互分离,连接头便可掉入下方的收纳室中予以收集。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仅可以收集针头,针筒需要额外的收集装置进行收集处理,无法分类收集针头和针筒。收集针头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驱动装置将分离板分离,再收集针头,然后需要回位进行下次的分离工作。来回驱动分离板,只能完成针头的收集工作,针筒收集还需要额外的工作,并且在后期集中处理时,需要将分离板分离才能完成取出针头,操作不方便。
(2)在分离过程中,需要通过牵拉绳使分离板分离,牵拉绳牵拉过程中,还需要抵抗分离板两侧弹簧的弹力,操作费力且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针头和针筒的收集装置,能有效解决无法分类收集和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针头和针筒的收集装置,包括顶板、侧板、隔板和底板,隔板将收集装置分为针头收集腔和针筒收集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所述顶板上设有圆形孔和条形孔,隔板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设有间距,所述间距的高度与第二中间板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第一中间板固定在针头收集腔内,第二中间板顶部连接有推拉件,推拉件向上伸出条形孔,所述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的其中一端呈弧形端面;所述推拉件用于推动第二中间板在隔板上表面左右移动,使第二中间板的弧形端面向第一中间板的弧形端面靠拢,围合成用于固定针头上的连接头的圆台结构,该圆台结构与圆形孔同轴设置,或者使第二中间板的弧形端面远离第一中间板的弧形端面,用于封闭针筒收集腔。
所述隔板上表面设有第一凸块,第二中间板底部设有与第一凸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
所述针筒收集腔内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第二中间板的端面相匹配,用于将针筒收集腔封闭。
所述针头收集腔内设有第一推拉箱,针筒收集腔内设有第二推拉箱。
所述第一推拉箱内设有磁块。
所述第二推拉箱内套设有保护袋,所述保护袋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棉层、活性炭层和塑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7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阻力高效机房架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潜水循环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