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骨合拢用固定扎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96083.1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5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韦冬;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刘洋 |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骨 合拢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胸骨合拢用固定扎带,包括相互连接的扎带锁头和柔性带体,所述扎带锁头上设有锁孔,所述锁孔位于柔性带体的侧面,便于减小扎带锁头的厚度,所述柔性带体在远离扎带锁头的一端设有固定部,所述柔性带体插入锁孔后通过固定部与锁孔之间的配合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扎带将扎带锁头的锁孔设置在柔性带体的侧面,减小了扎带锁头的厚度,从而有效避免因对周围组织产生过多摩擦而造成损伤、感染,而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胸骨合拢用固定扎带。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正中开胸手术的施术比例越来越高,绝大多数的心脏、心包以及部分纵膈手术均会涉及到正中开胸手术。早期正中开胸手术后胸骨闭合时多采用金属丝捆绑,但由于金属丝较细,非常容易对胸骨造成切割损伤,进而导致胸骨愈合不良和纵膈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术后死亡率。不仅如此,还容易造成骨髓腔和组织出血、断裂等一系列问题。后来开发出来的扎带虽然可以有效避免较细金属丝造成的诸多不良影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106798585A公开了一种胸骨正中切口缝合固定用绷带,该绷带包括柔性带和弯钩状缝合针,柔性带包括连接设置的前部和后补,前部远离后部一端与弯钩状缝合针的尾部连接设置,后部远离前部一端连接设置有紧固装置,且前部设置为沿远离后部方向上截面尺寸逐渐减小的椎体,后部的内侧设置有与紧固装置配合设置的单向齿槽。且从该专利文献的图1可知,紧固装置的厚度是柔性带的两倍以上,且该紧固装置基本上呈正方体结构,捆扎胸骨后,无论其左侧面(图1中的左侧面)朝前,还是上面(图1中的上面)朝前,都会较多地凸出于胸骨,摩擦周围的组织,容易造成损伤、感染,而且由于胸骨前的脂肪组织非常薄,因此会造成较大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小现有胸骨合拢用扎带造成的疼痛感、不适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骨合拢用固定扎带,通过将扎带锁头的锁孔设置在柔性带体的侧面,减小了扎带锁头的厚度,从而有效避免因对周围组织产生过多摩擦而造成损伤、感染,而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胸骨合拢用固定扎带,包括相互连接的扎带锁头和柔性带体,所述扎带锁头上设有锁孔,所述锁孔位于柔性带体的侧面,便于减小扎带锁头的厚度,所述柔性带体在远离扎带锁头的一端设有固定部,所述柔性带体插入锁孔后通过固定部与锁孔之间的配合进行固定。
具体地,上述固定部上设有若干锯齿一,所述锁孔内设有若干与锯齿一相啮合的锯齿二,便于使固定部插入锁孔后通过锯齿一与锯齿二的啮合牢固地固定在锁孔内。
具体地,上述锁孔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柔性带体的两侧,所述固定部分叉为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所述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分别插入两个锁孔后啮合固定。
具体地,上述固定部在一个侧面上设有锯齿一或在两个侧面上均设有锯齿一。
具体地,上述锯齿二的个数为2-10个。
具体地,上述锯齿二的个数为6-8个。
具体地,上述柔性带体设有与固定部连接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的厚度自连接处起逐渐减小,便于引导固定部插入锁孔。
具体地,上述柔性带体设有与固定部连接的硬质弯钩,便于为柔性带体提供穿刺引导。
具体地,上述柔性带体的宽度为2-10mm,厚度为0.5-3mm。
具体地,上述柔性带体的宽度为4-6mm,厚度为1-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扎带将扎带锁头的锁孔设置在柔性带体的侧面,减小了扎带锁头的厚度,从而有效避免因对周围组织产生过多摩擦而造成损伤、感染,而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6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