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可调节的双管夹加工用折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92563.0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9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华辰嘉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5/00 | 分类号: | B21D55/00;B21D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庞晓辰 |
| 地址: | 300499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调节 双管 工用 折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可调节的双管夹加工用折弯装置,包括主体、底座、工作台、滑块、连接件、减速器、电动机、垫板、凸模、凹模和两组固定装置,主体安装在底座的后半区域,电动机安装在主体的顶端的前半区域,电动机输出端连接减速器,减速器输出端连接连接件顶端,连接件底端连接滑块顶端,滑块底端连接凸模,工作台安装在底座的前半区域;还包括支撑板和紧急插销,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后壁设置有支撑块,空腔前壁设置有通孔,所述紧急插销包括把手和插杆,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支撑块和插杆的顶端,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操作者在一只手被凸模压住时,可以展开自救,减少救援时间,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可调节的双管夹加工用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各种机械加工设备发展迅速,加工工件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其样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而现有的高效可调节的双管夹加工用折弯装置,包括主体、底座、工作台、滑块、连接件、减速器、电动机、垫板、凸模、凹模和两组夹具,主体安装在底座的后半区域,主体的上半区域弯曲到底座前半区域的上方,电动机安装在主体的顶端的前半区域,电动机输出端连接减速器,主体的前半区域设置有滑动腔,连接件和滑块安装在滑动腔内,减速器输出端连接连接件顶端,连接件底端连接滑块顶端,滑块底端连接凸模,工作台安装在底座的前半区域,垫板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凹模安装在垫板顶端,夹具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且两组夹具分别位于凹模的左右两侧;现有的高效可调节的双管夹加工用折弯装置,在使用中发生操作者的手不幸被凸模压住时,折弯装置紧急停止后不能回程,操作者无法自救,而等待他人救援要浪费很多时间,很大程度上威胁到操作者的生命安全。
为此,提出一种高效可调节的双管夹加工用折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可调节的双管夹加工用折弯装置,能够使操作者在一只手被凸模压住时,可以展开自救,减少救援时间,提高了安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可调节的双管夹加工用折弯装置,包括主体、底座、工作台、滑块、连接件、减速器、电动机、垫板、凸模、凹模和两组固定装置,主体安装在底座的后半区域,主体的上半区域弯曲到底座前半区域的上方,电动机安装在主体的顶端的前半区域,电动机输出端连接减速器,主体的前半区域设置有滑动腔,连接件和滑块安装在滑动腔内,减速器输出端连接连接件顶端,连接件底端连接滑块顶端,滑块底端连接凸模,工作台安装在底座的前半区域;还包括支撑板和紧急插销,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后壁设置有支撑块,空腔前壁设置有通孔,所述紧急插销包括把手和插杆,所述把手与所述插杆的前端连接,所述插杆的后端穿过通孔插入空腔,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支撑块和插杆的顶端,所述垫板安装在支撑板的顶端的中间区域,所述凹模安装在垫板顶端,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且两组固定装置分别位于凹模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前端与空腔的前内壁紧贴,卡块的后端与支撑板的前端紧贴,所述空腔前壁设置有紧急孔,所述紧急孔与通孔相同且位于通孔左侧,所述卡块可以从紧急孔内穿出。
优选的,所述插杆前端向后端呈向内收缩状。
优选的,两组所述固定装置均包括夹具、液压杆、固定座和安装座,两组所述安装座分别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的左右两侧,两组所述固定座分别安装两组安装座的顶端的远离凹模的一端,两组所述液压杆分别与两组固定座的内侧连接,两组液压杆的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所述夹具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均设置有两道滑槽,两组所述夹具的底端均设置有两组滑条,左右两侧的四组所述滑条分别滑动安装在四道滑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华辰嘉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华辰嘉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2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