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涂装磷化污水、污泥深度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91579.X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5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彭治军;王晶莹;李睿;梁虎;梅维;廖健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南风环境设施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01 | 分类号: | B01D29/01;B01D29/58;B01D29/64;C02F11/121 |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张瑜生 |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磷化 污水 污泥 深度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污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涂装磷化污水、污泥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壳体的顶部固定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轴,转轴的下端贯穿至壳体的内部且轴壁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中心处转动连接,转轴的轴壁且分别位于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上方对称固定设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末端共同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板。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将壳体内壁上附着的杂质清理掉,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将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表面的杂质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污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涂装磷化污水、污泥深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磷不同于氮,不能形成氧化体或还原体,向大气放逐,但具有以固体形态和溶解形态互相循环转化的性能。污水除磷技术就是以磷的这种性能为基础而开发的。因此,污水、污泥常用的除磷技术则是使磷成为不溶性的固体沉淀物,从污水、污泥中分离除去的化学除磷和使磷以溶解态为微生物所摄取,与微生物成为一体,并随同微生物从污水、污泥中分离除去的生物除磷法。另外,还可以利用某些物质的物理吸附作用,将污水、污泥中的磷吸附在于固体表面上,从而使磷与污水、污泥分离。
目前,许多污水处理厂都采用了生物除磷或化学除磷工艺,其具体工艺流程为:原水池-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磷过滤器-精密过滤器-超滤水箱-精密过滤器-反渗透装置-回水箱-化学清洗装置,上述的工艺流程确保了污水、污泥磷的去除效率、去处磷的稳定性以及控制了污水、污泥磷去除的运行成本。但是现有的多介质过滤器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且内壁上附着有大量的杂质不易清理,而且内部的过滤网表面的杂质也不易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介质过滤器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且内壁上附着有大量的杂质不易清理,而且内部的过滤网表面的杂质也不易清理的问题,而提出的涂装磷化污水、污泥深度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涂装磷化污水、污泥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贯穿至壳体的内部且轴壁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轴壁且分别位于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上方对称固定设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共同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设有与壳体内壁接触的第一清理刷,所述转轴的轴壁且分别位于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上表面还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板,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设有第二清理刷,所述壳体的左侧壁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且位于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上方均开设有取渣口,且取渣口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机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块、固定板、螺杆、螺环和转动环,所述密封块位于取渣口的内部,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于密封块的右侧壁上,所述螺杆呈对称固定设置于壳体的侧壁且位于取渣口的上下两侧,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用于螺杆穿过的插孔,两个所述螺环分别与两个所述螺杆的杆壁螺纹设置,所述转动环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螺环的右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包括固定环、固定杆和第一过滤网,所述固定杆呈环绕固定设置于固定环的圆周壁上,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杆的杆壁和固定环的侧壁上,所述滚动轴承固定设置于固定环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滚动轴承为旋转旋转密封轴承。
优选的,所述第一清理刷采用PVC丝,所述第二清理刷采用纤维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涂装磷化污水、污泥深度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南风环境设施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南风环境设施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1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新型上泥、卸泥装置
- 下一篇:生化组合两级曝气生物滤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