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饲料生产线封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9515.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5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晁爱兵;田国胜;曾炎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清远大北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茂名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1/07 | 分类号: | B65B51/07;B65B5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7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朱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饲料 生产线 封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饲料生产线封包装置,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上的封包夹具,所述封包夹具包括夹具平台、夹具支撑臂、夹具固定侧和夹具活动侧,其中所述夹具平台包括分别设置在传送带两侧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具有用于饲料包通过的平台间隙;所述夹具支撑臂包括第一夹具支撑臂和第二夹具支撑臂,所述第一夹具支撑臂和第二夹具支撑臂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上,所述第一夹具支撑臂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至夹具活动侧,所述夹具固定侧固定在所述第一平台上,用于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使得夹具固定侧和夹具活动侧之间的夹具间隙可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加工流水线中的打包装置,特别是涉及到饲料生产线中的封包装置。
背景技术
饲料的封包与装车,是饲料生产的最后一步,也是进入市场的第一步,其生产要求主要在于称量精准,称量过程稳定,安全隐患低,这其中,大规模的饲料包装占产品的极大占比,所以,大规模饲料封包装置是大型饲料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常用设备。
现有的产品包装生产线,需要将加工完成的产品进行密封包装。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进行包装:采用线进行缝制或者采用压塑机进行加热塑封。无论是采用线缝制或者采用压塑机进行加热塑封,均需要将直立的饲料袋袋口对齐、压平并紧紧地固持住,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饲料生产线中的封包装置,采用的夹具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来设定夹具两侧之间的距离,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对于不同厚度的饲料包,或者饲料包的包口并不平整时,有时容易发生卡死的问题,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下降,如果为了规避卡死的问题将袋口的夹具设置为具有较大的夹具间隙,则对于一些饲料包而言,其包口并未被夹紧,这样当进行缝制或者加热塑封时,如果饲料包倾覆则会导致封包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饲料生产线中的封包装置所采用夹具是通过螺纹来设定夹具两侧之间的距离,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对于不同厚度的饲料包,或者饲料包的包口并不平整时,有时容易发生卡死的问题,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下降,如果为了规避卡死的问题将袋口的夹具设置为具有较大的夹具间隙,则对于一些饲料包而言,其包口并未被夹紧,这样当进行缝制或者加热塑封时,如果饲料包倾覆则会导致封包失败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饲料生产线封包装置,通过弹性的方式使得夹具固定侧和夹具活动侧之间的夹具间隙可调整。为了实现该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饲料生产线封包装置,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上的封包夹具,所述封包夹具包括夹具平台、夹具支撑臂、夹具固定侧和夹具活动侧,其中所述夹具平台包括分别设置在传送带两侧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具有用于饲料包通过的平台间隙;
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位置,以及夹具固定侧和夹具活动侧的位置,整体在饲料包的中间往上的位置,在此位置上饲料包的厚度并不如底部或中部那样饱满,因此夹具较为容易夹紧饲料包。
当工作时,饲料包位于传送带之上,其上部通过夹具固定侧和夹具活动侧夹紧,并在夹具的上方再进行缝线工艺。
所述夹具支撑臂包括第一夹具支撑臂和第二夹具支撑臂,所述第一夹具支撑臂和第二夹具支撑臂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上,所述第一夹具支撑臂包括顶部的水平部和与水平部形成直角连接的直立部,所述直立部底部形成突缘固定在第一平台上,所述水平部跨过所述平台间隙的上方,所述第二夹具支撑臂包括直立部,所述直立部与第一夹具支撑臂的跨过平台之间空隙后的部分对应,二者之间未连接,形成支撑臂间隙;
第一平台上具有第一夹具支撑臂,第二平台上具有第二夹具支撑臂,而第二夹具支撑臂的直立部与第一夹具支撑臂并未连接,二者之间存在支撑臂间隙,这样不会阻碍夹具固定侧和夹具活动侧之间的相对移动。
另外,通过第一夹具支撑臂的水平部、直立部和第二夹具支撑臂,共同构成了一个跨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上的门结构,在所述门结构内可以进行饲料包的缝线或热封边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清远大北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茂名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清远大北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茂名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9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