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机床排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8537.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9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和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排尘装置,应用于,包括顶端敞开的吸尘室,吸尘室内底部安装有吸风泵,吸尘室顶端与一个外导管可拆卸式连接;吸尘室上部设置有一个漏斗,漏斗包括倾斜连接于吸尘室内壁的斗壁以及连接于斗壁的斗口圆筒;斗壁上开设有动力开口,动力开口上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下端通过吸气管连接于吸风泵的吸风口;吸尘室底部侧壁通过铰链设置有一个柜门;吸尘室底部内壁还连接有倾斜的导尘板,导尘板上开设有吸气管通过口,吸气管穿过吸气管通过口;导尘板的最低侧连接于柜门下方。本发能够收集数控机床工作室里的灰尘,并且清理灰尘的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控机床排尘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由于数控机床再工作的同时会不断产生金属残渣,而数控机床为精度装置,细小金属残渣的飘散或者空气内的灰尘都会对机床的精度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数控机床排尘装置,通过吸风泵产生吸气流排尘,并便于根据实际的数控机框或者工作区域更换吸尘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排尘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机床排尘装置,包括顶端敞开的吸尘室,吸尘室内底部安装有吸风泵,吸尘室顶端与一个外导管可拆卸式连接;
吸尘室上部设置有一个漏斗,漏斗包括倾斜连接于吸尘室内壁的斗壁以及连接于斗壁的斗口圆筒;斗壁上开设有动力开口,动力开口上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下端通过吸气管连接于吸风泵的吸风口;
吸尘室底部侧壁通过铰链设置有一个柜门;
吸尘室底部内壁还连接有倾斜的导尘板,导尘板上开设有吸气管通过口,吸气管穿过吸气管通过口;导尘板的最低侧连接于柜门下方。
柜门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
外导管为圆弧构型;外导管顶端圆弧切线位于水平方向,底端圆弧切线位于竖直方向。
外导管的底端套接于吸尘室的顶端。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本发明收集数控机床工作室里的灰尘,并且通过过滤网和吸尘室的设置,灰尘并不会被吸入吸风泵中,而是被聚集于吸尘室中,从而可以通过柜门非常方便地进行清理,而无需拆开吸风泵进行清理,大大提升了清理的效率。另外,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外导管进行更换,以满足不同的导向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剖面图。
图中,1、吸风泵,2、外导管,3、吸尘室,4、导尘板,5、吸气管,6、过滤网,9、斗壁,10、斗口圆筒,11、把手,12、柜门,13、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数控机床排尘装置,包括顶端敞开的吸尘室3,吸尘室3内底部安装有吸风泵1,吸尘室3顶端与一个外导管2可拆卸式连接;
吸尘室3上部设置有一个漏斗,漏斗包括倾斜连接于吸尘室3内壁的斗壁9以及连接于斗壁9的斗口圆筒10;斗壁9上开设有动力开口,动力开口上设置有过滤网6,过滤网6下端通过吸气管5连接于吸风泵1的吸风口;
吸尘室3底部侧壁通过铰链13设置有一个柜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和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和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8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风静电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刻度的预制剪力墙埋件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