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呕吐物引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87479.X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3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方彦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L2/10;A61L2/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赵娟 |
| 地址: | 553529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柏果镇***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呕吐物 引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呕吐物引出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针对现有不能杀菌消毒清洗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设备平台,所述设备平台上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底座的下侧设有万向轮,所述底座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撑架右侧的存放箱,所述存放箱的顶端设有箱盖,所述存放箱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存放箱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穿过存放箱的右侧壁与气泵的进气端固定并连通,所述软管的末端设有吸气头,所述存放箱的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的保护罩。通过这种设置能很好的进行杀菌消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呕吐物引出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代社会的大部分人都面临着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早出晚归努力的为梦想奋斗着,一日三餐的购买都已便捷方便为基准,大多顾不上营养和健康,因为对他们来说是件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网络年代网购物流的发达外卖的兴起,更是方便了人们的一日三餐,但是这些快捷的食物往往都有很多的卫生隐患,众多媒体平台也披露了一部分外卖制作的环境是那样污浊恶劣不堪入眼,加上都市人群因为忙碌饮食不规律,这二者是导致我国胃病的犯病率逐年年轻化低龄化的主要原因。现有的消化内科呕吐物引出装置在使用完毕之后不能进行很好的消毒杀菌,卫生状况不达标,这极易引起二次犯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用呕吐物引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化内科用呕吐物引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设备平台,所述设备平台上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底座的下侧设有万向轮,所述底座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撑架右侧的存放箱,所述存放箱的顶端设有箱盖,所述存放箱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存放箱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穿过存放箱的右侧壁与气泵的进气端固定并连通,所述软管的末端设有吸气头,所述存放箱的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下方设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存放箱内壁上的紫外线灯管,所述存放箱的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气泵上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穿过存放箱的侧壁设有花洒头,所述存放箱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软管下的加热管,所述存放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的中间固定并连通有第二出液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泵的出气端固定并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的出液端活动连通有废液盒,所述废液盒的顶部设有盒盖,所述气泵、加热管和紫外线灯管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是玻璃罩,通过这种材质可以保证存放箱内的高温不会对紫外线灯管进行破坏。
优选的,所述废液盒是体积为1立方米,通过这种设置易于放置废液盒。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圆形柱,高度为1.1米,通过这种高度设置更符合人体使用习惯。
优选的,所述存放箱的内壁填充着保温泡沫,通过这种材质可以保证存放箱内的温度持续稳定在一个区间。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的长度为10厘米,通过这种设置更方便与废液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底座、支撑架、设备平台、控制装置、存放箱、箱盖、气泵、软管、紫外线灯管、进液管、花洒头、加热管、出液管、废液盒、保护罩的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作业时,推动底座到工作区域,打开箱盖从中取出软管,启动气泵吸处呕吐物,呕吐物从第二出液管排进废液盒方便快捷,然后从进液管进入调配好的清洁液体对软管进行清洗,通过在进液管的出液端设置花洒头,可以起到节约清洗液并且保证清洗效果,存放箱右侧内壁固定右加热管,通过加热管对箱体内进行加温,起到高温杀菌的效果,存放箱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护罩,保护罩下有紫外线灯管,保护罩起到保护紫外线灯管的作用,紫外线灯管对软管进行紫外线杀菌,出液管排处废液到废液盒,废液一般都具有腐蚀性,用废液盒存放保证了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未经李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7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