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润滑性的凸轮轴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6872.7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8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蔡族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环捷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47 | 分类号: | F01L1/047;F01L1/46;F01M9/10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程颖丽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凸轮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润滑性的凸轮轴,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凸轮轴本体,凸轮轴本体上有沿其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驱动齿轮、进气凸轮、排气凸轮以及轴颈,凸轮轴本体内还设置有储油腔,轴颈上开设有连通储油腔的进油管路,进油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进油管,第一进油管上连接有第二进油管,且第二进油管的端口朝向与凸轮轴本体的旋转方向一致。通过在凸轮轴本体上设置有储油腔以及在轴颈上设置进油管路,从而凸轮轴工作时,储油腔内的润滑油可从进油管路流入轴颈上,进而对轴颈进行润滑;在轴颈上设置有润滑槽,可使轴颈表面均匀润滑,润滑油从进油管路的外端口流出后,再从润滑槽的中间位置向四处扩散,进而达到均匀润滑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润滑性的凸轮轴。
背景技术
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部件,其作用是用于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发动机通常会有一根或两根凸轮轴安装在其内部,由于凸轮轴的运动同步性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会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由于凸轮轴一般处于机油泵润滑的末端,因此在发动机刚启动时凸轮轴的润滑机油跟会不上,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凸轮轴与气门挺柱的磨损,进而缩短凸轮轴的使用寿命,更严重则会造成发动机的故障。
对于润滑问题,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凸轮轴通过改变自身结构,从而使其具有润滑的效果,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5260085U的一种新型凸轮轴,通过在凸轮轴体侧壁上设有与油腔相通的进油孔,从而可以实现给凸轮轴供油润滑的目的,虽然该凸轮轴具有一定的润滑效果,但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当凸轮轴油腔内的润滑油损耗一定程度后,下降到2/3的时候,油腔内的润滑油很难从进油孔排入到凸轮轴的轴颈上,从而导致润滑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具有高润滑性能的凸轮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润滑性的凸轮轴,包括凸轮轴本体,所述凸轮轴本体上有沿其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驱动齿轮、进气凸轮、排气凸轮以及轴颈,其中,所述凸轮轴本体内还设置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具有润滑油,所述轴颈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油腔的进油管路,所述进油管路的内端口上设置有第一进油管,所述第一进油管上连接有第二进油管,且所述第二进油管的端口朝向与所述凸轮轴本体的旋转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轮轴本体上设置有储油腔以及在轴颈上设置进油管路,从而在凸轮轴工作时,储油腔内的润滑油可从进油管路流入轴颈上,进而对轴颈进行润滑,其中,为避免润滑油损耗一定程度后,在负压下,润滑油难以从进油管路排出,对此在进油管路的内端口上设置有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第二进油管不仅可增大进油的孔径,而且在凸轮轴本体转动时,在向心力的作用下第二进油管的端口浸入到润滑油内后,可使润滑油快速的进入到第二进油管内,然后再从第二进油管流入到第一进油管、进油管路,最后流入到轴颈的外表面,其润滑方法相对于润滑油直接流入到进油管路而言,前者的润滑效率更高,进油量更大。而且不容易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进油管垂直于所述第一进油管和所述凸轮轴本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进油管垂直于第一进油管和凸轮轴本体设置,以方便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颈上还设置有呈X形的润滑槽,所述进油管路的外端口位于所述润滑槽的中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轴颈上设置有呈X形的润滑槽,以使轴颈表面均匀润滑,润滑油从进油管路的外端口流出后,再从润滑槽的中间位置向四处扩散,进而达到均匀润滑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环捷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玉环捷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6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