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焚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6727.9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5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广健;邓发利;梁鸿超;郑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境薪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46;F23G5/44;F23L15/00;C02F11/1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朱本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焚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焚烧系统,包括用于放置污泥的回转烘干窑、用于产生火焰的燃烧机、以及能够接收燃烧机所产生火焰的混燃室,混燃室位于燃烧机与回转烘干窑之间;其中,混燃室设有空气入口,回转烘干窑设有加热气体入口,从空气入口流入的空气与燃烧机所产生的火焰混燃形成加热气体,该加热气体通过加热气体入口进入回转烘干窑内。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混燃室,可以避免高温火焰直接烧制污泥,具有能耗低、废气排放量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以避免高温火焰直接烧制污泥的现象。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固体废物污泥产生量急剧增加,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与处置已十分重要。目前污泥的处理主要有填埋处理和焚烧处理两种方式。由于在填埋处理过程中受到各种环境要素的影响,条件要求苛刻,处理不好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污泥焚烧处理具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显著优点,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方式。
目前的回转窑烘干污泥过程,多数采用燃烧直接供热,燃烧机火焰直接在窑内燃烧,利用火焰的热量直接把污泥烘干。回转烘干窑是一个加热设备,燃料及助燃用的一次空气通过窑头烧嘴送入燃烧室,形成高温火焰,放出大量的热量,产生的高温烟气作为干燥物料的热源,排出的废气经过收尘净化后排至大气中,其存在的主要缺陷是燃烧机产生的火焰直接烧制污泥,在回转烘干窑内形成局部高温,由于燃烧机产生的火焰温度一般为1000℃,直接烧制污泥,会损害污泥里的有机物,产生大量的废气,造成烟气排放量增大、能耗过高的难题,通过增加对后续废气处理设备的要求。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避免高温火焰直接烧制污泥的污泥焚烧系统,以降低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焚烧系统,其设置了混燃室,可以避免高温火焰直接烧制污泥,具有能耗低、废气排放量小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焚烧系统,包括用于放置污泥的回转烘干窑、用于产生火焰的燃烧机、以及能够接收燃烧机所产生火焰的混燃室,混燃室位于燃烧机与回转烘干窑之间;其中,混燃室设有空气入口,回转烘干窑设有加热气体入口,从空气入口流入的空气与燃烧机所产生的火焰混燃形成加热气体,该加热气体通过加热气体入口进入回转烘干窑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混燃室能够完全接收燃烧机所产生的火焰,避免了火焰直接烧制污泥而损害污泥有机物的现象,外部的空气通过空气入口进入混燃室内,与混燃室内的火焰混燃,形成高温的加热气体,该加热气体通过加热气体入口进入回转烘干窑内,以对回转烘干窑内的污泥进行烘干,以完成污泥的减量化与无害化处理过程。
进一步的,在回转烘干窑进行转动的过程中,混燃室始终与回转烘干窑之间转动密封连接,以进行供给高温的加热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混燃室内形成的加热气体的温度不低于300℃,例如500℃,一方面可以形成足够的热量以烘干污泥,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烧制污泥的现象出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回转烘干窑以卧式倾斜方式设置,加热气体入口设置在回转烘干窑处于低位的一端部上。
进一步的,回转烘干窑处于低位的一端部还设有污泥出口,回转烘干窑处于高位的一端部设有加热气体出口与污泥入口。
进一步的,加热气体出口处设有气体净化装置,回转烘干窑向外排出的气体需要经过气体净化装置后,才能进行外排;再或者是,还设有气体回流管,气体回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气体净化装置的出口与混燃室,即为经过处理后的气体,直接作为混燃室的补充空气进行二次加温后,继续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境薪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境薪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6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