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头的拆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5822.7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1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利输送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5 | 分类号: | B29C48/25;B29C48/305;B29L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2021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头的拆装工装,包括顺次连接的模头固定组件、模头翻转组件、开合模滑轨组件、支撑架、升降组件、支撑座和脚轮组件,所述模头固定组件、模头翻转组件、开合模滑轨组件和升降组件均为两组且呈镜像对称的连接于支撑架上,待拆装模头固定于模头固定组件上,所述模头固定组件随模头翻转组件以模头翻转组件的定位轴为轴心相对支撑架旋转,所述开合模滑轨组件通过其在支撑架上的合并与分离实现模头固定组件的合并与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头的拆装工装的优点是:有效打开模头、加热模头,方便清理;能够不使用人力的情况下更换模头;能够有效的打开和并拢模头,且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卸辅助工具,具体为模头的拆装工装,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输送带越来越频繁的应用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随着国家和客户对输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区别于传统输送带的生产方式,流延和压延制作输送带将会越来越多,这种生产方式都需要使用模头,所以对模头的拆装和清理也越来越频繁。模头的拆装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在模头的支架上安装轨道,吊住模头,可以直接打开摸头清理。另一种是利用移动工具把模头拿下来,放在地上打开清理。
轨道吊住模头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模头大小限制,所以轨道安装太短,打开模头的距离不够,不能有效的清理模头。
(2)不能把模头从挤出机上面拿下来,不能有效的更换模头。
利用移动工具把模头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场地的原因,移动工具的有效操作位置较小,存在安全隐患。
(2)模头在取下来之后,不能在清理模头的时候,对模头进行加热。
(3)还要预约移动工具拆装模头,存在浪费时间的情况。
(4)使用人力的地方较多,劳动强度大。
另外,由于挤出机的轨道是浮在地面上的,工装较重人力抬不起,需要提供一种既能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的模头拆装工装,还需移动方便,可跨过挤出机轨道的模头拆装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头的拆装工装。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头的拆装工装,包括顺次连接的模头固定组件、模头翻转组件、开合模滑轨组件、支撑架、升降组件、支撑座和脚轮组件,所述模头固定组件、模头翻转组件、开合模滑轨组件和升降组件均为两组且呈镜像对称的连接于支撑架上,待拆装模头固定于模头固定组件上,所述模头固定组件随模头翻转组件以模头翻转组件的定位轴为轴心相对支撑架旋转,所述开合模滑轨组件通过其在支撑架上的合并与分离实现模头固定组件的合并与分离,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支撑架底部和支撑座顶部可升降的连接,所述脚轮组件一端与支撑座连接,所述脚轮组件另一端支撑于地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模头翻转组件包括两对扇形限位件和辅助扇形限位件翻转的丝杆组件,所述扇形限位件分别位于一组模头固定组件的两端,所述扇形限位件与模头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每对扇形限位件设有至少一对定位轴,所述扇形限位件以其中一定位轴为轴心,并通过另一定位轴限位地转动,从而带动模头固定组件限位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利输送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利输送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58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路面修复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麻醉科的四肢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