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机叶轮液压铆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5770.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7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曾重阳;张宽德;刘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白银风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4 | 分类号: | B21J15/14;B21J15/20;B21J15/38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叶轮 液压 铆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装涉及一种风机叶轮液压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1)固定于基础上,导轨(1)上设有液压升降支架(2),液压升降支架(2)上端设有V形槽(4),垂直于导轨方向设有活塞(3),活塞缸固定于水泥平台,活塞缸内的活塞杆推动液压升降支架(2)水平移动;液压升降支架(2)一边设有支架Ⅰ(5),另一边设有支架Ⅱ(14),支架Ⅰ(5)上设有活塞Ⅰ(6),支架Ⅱ(14)上设有活塞Ⅱ(7)。利用液压装置产生很大的推力对叶轮进行铆接,使得风机叶轮的拆卸变得简单、容易,可降低叶轮班组人员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叶轮液压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叶轮是风机工作的核心部件,叶轮通过与其固定的轮毂安装在风机主轴上,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旋转。叶轮后盘与轮毂一般采用铆钉、螺栓等连接,机号较小的一般用途离心风机叶轮常采用铆钉固定,人工铆接需要几个人配合操作,铆钉顶在支柱上,两到三人固定叶轮,一人用大锤砸铆钉凿,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给风机叶轮的装配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影响装配进度,如果人工操作失误,就要切割固定好的铆钉,重新返工,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力量大、精度高、装配效率高、安全可靠、劳动强度小的一种风机叶轮液压铆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机叶轮液压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固定于基础上,导轨上设有液压升降支架,液压升降支架上设有V形槽,用于承载叶轮并调节垂直位移;垂直于导轨方向设有活塞,活塞缸固定于水泥平台,活塞缸内的活塞杆推动液压升降支架水平移动,调节叶轮水平位移;液压升降支架一边设有支架Ⅰ,另一边设有支架Ⅱ,支架Ⅰ上设有活塞Ⅰ,支架Ⅱ上设有活塞Ⅱ。
所述活塞Ⅰ和活塞Ⅱ中的活塞杆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铆接红热铆钉。
所述活塞、活塞Ⅰ、活塞Ⅱ通过管路系统液压泵连接,控制系统控制各液压管路的开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液压装置产生很大的推力调整叶轮的水平和垂直移动,并对叶轮铆钉进行挤压铆接,使得风机叶轮的铆接变得简单、容易,可降低制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制作效率,且安全可靠,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中:1-导轨;2-液压升降支架;3- 活塞;4-V型槽; 5-支架Ⅰ;6-活塞Ⅰ;7-活塞Ⅱ;8-液压泵;9-控制系统,10-叶轮,11-轮毂,12-主轴,13-红热铆钉,14-支架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见图1-2,一种风机叶轮液压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1固定于基础上,导轨1上设有液压升降支架2,液压升降支架2上端设有V形槽4,用于承载叶轮10并调节垂直位移;垂直于导轨1方向设有活塞3,活塞缸固定于水泥平台,活塞缸内的活塞杆推动液压升降支架2水平移动,从而调整叶轮10铆接位置;液压升降支架2一边设有支架Ⅰ5,另一边设有支架Ⅱ14,支架Ⅰ5上设有活塞Ⅰ6,支架Ⅱ14上设有活塞Ⅱ7。
所述活塞Ⅰ6和活塞Ⅱ7中的活塞杆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铆接红热铆钉13。
所述活塞3、活塞Ⅰ6、活塞Ⅱ7通过管路系统与液压泵8连接,控制系统9控制各液压管路的开闭状态。
控制系统9通过改变液压泵8管路系统向水平位移活塞3、液压升降支架2、活塞Ⅰ6、活塞Ⅱ7内所供压力油的方向;各活塞杆按所供压力油的方向沿活塞缸进行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白银风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省白银风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5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圆筒型工件镗削装夹台具
- 下一篇:一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用自动翻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