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茶循环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5550.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3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都市安明有机富锌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04 | 分类号: | B65G69/04;B65G69/2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末黎 |
地址: | 443309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循环 输送 装置 | ||
一种红茶循环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有皮带传送机构、茶叶环形机构;所述皮带传送机构包括前后左右并排布置的四个转轴,转轴上均设有高皮带轮;皮带依次绕过多个皮带轮后形成回路;所述皮带外侧壁上间隔安装有耙齿;所述茶叶环形机构包括前后的支腿,支腿上固定有茶叶托板,茶叶托板的轨迹与皮带的轨迹一致且位于皮带一侧;茶叶托板位于底部的水平部位开有落料口,落料口下端设有挡板,挡板与气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红茶循环输送装置,可进行大批量茶叶的循环输送,方便干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茶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红茶循环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在精加工后期需要进行再次烘干处理,现有的茶叶烘干采用的一般是滚筒结构或是搅拌罐,效率非常低下,一次不能进行批量干燥。
申请号为“201920299193 .3”的专利“一种红茶用微波隧道干燥机”,采用输送带进行输送,虽然可提高效率,但是隧道式结构一般占用较大面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茶循环输送装置,不仅可方便对茶叶进行循环干燥,而且节省占地面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茶循环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有皮带传送机构、茶叶环形机构;
所述皮带传送机构包括前后左右并排布置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均设有高度、数量对应一致的第一皮带轮,第三转轴、第四转轴上均设有高度、数量对应一致的第二皮带轮;皮带依次绕过多个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后形成回路;所述皮带外侧壁上间隔安装有耙齿;
所述茶叶环形机构包括前后的支腿,支腿上固定有茶叶托板,茶叶托板的轨迹与皮带的轨迹一致且位于皮带一侧;茶叶托板位于底部的水平部位开有落料口,落料口下端设有挡板,挡板与气缸连接。
所述皮带一侧侧壁与茶叶托板接触处安装有耐磨片,耙齿固定在耐磨片上。
所述茶叶托板包括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第一螺旋部从下往上螺旋提升,第二螺旋部从上往下螺旋下降;所述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在上部通过第一水平部连接,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在下部通过第二水平部连接。
所述落料口上方与第一皮带输送机的输出端正对,所述落料口下方与工作平台上的缺口正对,缺口下方水平设有第二皮带输送机。
所述工作平台上方设有罩体,罩体位于第一皮带输送机一侧开口、另一侧封闭。
本实用新型一种红茶循环输送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螺旋式的茶叶托板,可大大增加茶叶摊铺面积,即一次性可进行大批量的干燥作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该结构也可减少占地面积。
2)、通过设置皮带,利用皮带带动耙齿在茶叶托板内移动,这样可使得茶叶摊铺厚度更加均匀,有利于均匀受热干燥,提高茶产品的质量;同时通过耙齿还可推动茶叶运行,方便上料和卸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皮带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耙齿仅仅绘制一小部分)。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茶叶环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截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都市安明有机富锌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宜都市安明有机富锌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55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