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3929.8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8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顾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江县上嘉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27;H01R13/629;H01R1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200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插件 用铜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包括有铜棒本体、上端面和下端面,下端面上设有固定件,上端面上设有与固定件外形贴合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固定件在插入第一凹槽后与第一弹性件相抵,第一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滑动连接有顶块,第三凹槽与顶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顶块上靠近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有贯穿于铜棒本体的顶杆,顶块的侧面设为弧面,顶块的上下两面设为平面,固定件上设有与顶块外形贴合的第四凹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连接稳定,能够防止相互连接的两根铜棒发生脱离或产生晃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
背景技术
连接器,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连接器用于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在制作连接器时,需要使用到铜棒,铜棒是有色金属加工棒材的一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高导电性能,而现有结构的铜棒,其组装不便且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的化学性能差,需经常定时的进行检查,影响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668561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包括圆柱形的铜棒本体,圆柱形的铜棒本体具有上止端和下止端,在下止端的端面上垂直固定设置有两根安装柱,在每根安装柱的下端安装有楔形卡件,在上止端的端面上加工有圆柱形槽,在圆柱形槽的内壁上加工有楔形卡槽,楔形卡槽与楔形卡件相适配;在圆柱形的铜棒本体的下止端端面上安装有两根定位柱,在每根定位柱的下端设置有倒角,在圆柱形的铜棒本体的上止端端面上加工有两个定位孔。上述方案通过在下止端上设置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安装柱和楔形卡件,并在上止端上设置相对应的圆柱形槽和楔形卡槽,通过楔形卡槽与楔形卡件的配合实现两根铜棒本体的连接。
但是上述方案中楔形卡槽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楔形卡件配合,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连接,但是该种结构间隙较大,使两个铜棒本体连接时会产生晃动,其电流或信号会产生波动,稳定性差。
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通过卡接的方式将铜棒本体进行连接,该种连接方式间隙较大,会使两个铜棒本体连接时会产生晃动,其电流或信号会产生波动,稳定性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稳定,能够防止相互连接的两根铜棒发生脱离或产生晃动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包括有铜棒本体、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下端面上设有固定件,所述上端面上设有与固定件外形贴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固定件在插入第一凹槽后与第一弹性件相抵,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滑动连接有顶块,所述第三凹槽与顶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顶块上靠近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有贯穿于铜棒本体的顶杆,所述顶块的侧面设为弧面,所述顶块的上下两面设为平面,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与顶块外形贴合的第四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有铜棒本体、上端面和下端面,在下端面上设有固定件,在上端面上设有与固定件外形贴合的第一凹槽,当将两根铜棒本体进行连接时,将一根铜棒本体上的固定件对应另一根铜棒本体上的第一凹槽插入;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在第三凹槽内滑动连接有顶块,通过拔动与顶块固定连接并贯穿于铜棒本体的顶杆将顶块向第三凹槽内回缩,在将固定件插入第一凹槽后,松开顶杆使顶块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与固定件相抵,转动其中一根铜棒本体,由于顶块的侧面设为弧面,顶块的上下两面设为平面,使顶块在固定件的转动过程中滑入设置在固定件上的第四凹槽中,且在第一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中设有第一弹性件,在第一弹性件对固定件的弹力作用下使顶块与第四凹槽紧紧相抵,固定件与顶块均采用与铜棒本体相同的材料,使固定件不会发生晃动,保持了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江县上嘉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浦江县上嘉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3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源热泵机房能源管理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船舶用音频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