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墨塑胶鳍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2767.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7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生;王寿山;王勇;宗琛;周兵;郑俊鑫;赖华云;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上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三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塑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塑胶鳍片,属于通讯领域,所述石墨塑胶鳍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散热部、位于所述底板四个拐角处的安装部以及涂布在所述散热部外表壁的石墨涂层;所述底板、散热部和所述安装部均由塑胶材料制成;所述底板的底面为导热接触面,用于与发热元件表面贴合导热;所述安装部为圆柱体,所述安装部上轴向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纵向贯穿于所述安装部,用于通过固定螺钉将所述底板固定在发热元件上。该石墨塑胶鳍片结构简单,散热面积大,可有效地对通讯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对射频影响较低,能够有效地解决通讯行业实际面临的问题,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石墨塑胶鳍片。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电子设备的高速发展,4G或5G产品带来的功耗升温问题越来越严重,现有的通讯设备都要求体积小,便于携带,在选择散热方案的同时,在实现上具有较大的难度,同类产品中基本采用金属鳍片或平面石墨作为散热部件。
然而平面石墨的方案散热效果一般,很难达到良好的降温,金属鳍片的方案尽管对散热有这较好的效果,但金属对射频影响较大,增加了射频工作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石墨塑胶鳍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石墨塑胶鳍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散热部、位于所述底板四个拐角处的安装部以及涂布在所述散热部外表壁的石墨涂层;
所述底板、散热部和所述安装部均由塑胶材料制成;
所述底板的底面为导热接触面,用于与发热元件表面贴合导热;
所述安装部为圆柱体,所述安装部上轴向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纵向贯穿于所述安装部,用于通过固定螺钉将所述底板固定在发热元件上。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散热部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散热部等距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安装部均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该石墨塑胶鳍片对通讯发热元件进行散热,有效地增加了散热面积,具有良好的热导通效果,完成热源与环境的热交换;同时通过塑胶的不导电性和石墨较低的干扰效果,可有效地降低射频干扰,对射频的调试完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底板;11、导热接触面;20、鳍片;30、安装部;31、螺孔;40、石墨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墨塑胶鳍片,该石墨塑胶鳍片包括底板10、位于底板1上表面的散热部20、位于底板10四个拐角处的安装部30以及涂布在散热部20外表壁的石墨涂层40;底板10、散热部20和安装部30均由塑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上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塔上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2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