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揉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2571.7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3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巫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福稻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浩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6 | 代理人: | 刘慧娟 |
地址: | 514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揉捻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机架上的升降机构、揉捻机构、收集槽、控制器;升降机构包括电子伸缩杆,电子伸缩杆竖直设置;电子伸缩杆通过连接杆与机架连接;揉捻机构包括压盘、气囊、进气管、揉捻转筒、电机;压盘与电子伸缩杆连接;气囊设置在压盘的下表面;进气管的一端气囊连接,另一端贯穿压盘与进气机构连接;进气管在位于压盘的上部设有气压传感器;揉捻转筒设置在压盘的正下方;揉捻转筒的底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揉捻转筒的内底部设有若干个环形凸块;揉捻转筒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茶叶碎屑孔;收集槽设在揉捻转筒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对茶叶揉捻效果好,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茶叶揉捻机。
背景技术
一种可保持茶叶纤维组织不致破坏,且能确保茶叶品质均一,操作简便的机器,称之为茶叶揉捻机。对茶叶揉捻的目的是破坏茶叶细胞组织,揉出茶汁,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作用;其次茶汁溢出粘于茶叶表面可增进色香味的浓度;此外揉捻使芽叶卷紧呈不同的造型,增进茶叶外形美观。现有技术下,揉捻转筒内的茶叶分布不均,导致茶叶在揉捻过程中受力不均,造成部分茶叶揉捻效果不佳;且揉捻转筒在揉捻过程中无法取出茶叶中的碎屑,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对茶叶揉捻效果好,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所述机架上的升降机构、揉捻机构、收集槽、控制器;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子伸缩杆,所述电子伸缩杆竖直设置;所述电子伸缩杆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揉捻机构包括压盘、气囊、进气管、揉捻转筒、电机;所述压盘与所述电子伸缩杆连接;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压盘的下表面;所述进气管的一端所述气囊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压盘与进气机构连接;所述进气管在位于所述压盘的上部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揉捻转筒设置在所述压盘的正下方;所述揉捻转筒的底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揉捻转筒的内底部设有若干个环形凸块;所述揉捻转筒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茶叶碎屑孔;所述收集槽设在所述揉捻转筒的下方;
所述电子伸缩杆、所述进气管、所述气压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电机外设有防尘罩。防止电机沾上茶叶碎屑,影响电机工作。
优选的,所述揉捻转筒的侧面设有出叶门。揉捻结束后,可打开出叶门,方便出料。
优选的,所述压盘的直径小于所述揉捻转筒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环形凸块的数量为3-5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气压传感器、进气管、气囊,可根据需要调节对茶叶揉捻的压力;通过设置环形凸块,揉捻转筒对茶叶揉捻过程中,可提高茶叶的揉捻效率;通过设置茶叶碎屑孔,可使揉捻过程中产生的茶叶碎屑掉落进收集槽,为茶叶生产的后续工序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揉捻转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电子伸缩杆;3、连接杆;4、揉捻机构;41、压盘;42、气囊;43、进气管;431、气压传感器;44、揉捻转筒;441、环形凸块;442、茶叶碎屑孔;443、出叶门;45、电机;451、防尘罩;5、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福稻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梅州福稻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2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碾压机切刀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茶叶分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