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高铁行李承重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2334.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2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肖武;张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萨伟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6;B29K70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杨德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行李 承重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铁行李承重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顶面前端通过铣床加工有上柱腔,所述上模顶面中部开凿有包塑腔,所述上模顶面后端通过铣床加工有下柱腔,所述下模顶面前端通过铣床加工有上辅柱腔,所述下模顶面后端通过铣床加工有下辅柱腔,所述上模四角通过开凿有四组柱孔,所述下模四角嵌套连接有四组柱脚。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柱腔、下柱腔的设置,通过上柱腔与上辅柱腔相对应,下柱腔与下辅柱腔相对应,使得产出包塑对承重架底部进行包裹,避免人体头部撞击金属称重架,提供缓冲,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重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高铁行李承重架模具。
背景技术
按照国家铁路部门规定,一般乘客所携带行李要在20公斤以内,重量超出物品要选择托运,另外儿童(含免费儿童)10千克,外交人员35千克,其他旅客20千克,每件物品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厘米,杆状物品不超过200厘米,但乘坐动车组列车不超过130厘米,重量不超过20千克。
目前高铁上行李承重架多为金属质,而由于个人身高不同,较高的人群容易头顶触碰承重架,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强度高铁行李承重架模具,对称重架进行包塑,避免头部撞击金属称重架,提供缓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铁行李承重架模具,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高铁行李承重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顶面前端通过铣床加工有上柱腔,所述上模顶面中部开凿有包塑腔,所述上模顶面后端通过铣床加工有下柱腔,所述下模顶面前端通过铣床加工有上辅柱腔,所述下模顶面后端通过铣床加工有下辅柱腔,所述上模四角通过开凿有四组柱孔,所述下模四角嵌套连接有四组柱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柱腔内壁两端开凿有半圆状的上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辅柱腔内壁两端开凿有半圆状的下柱体,所述下柱体的位置与上柱体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包塑腔前端连通有上柱腔,所述包塑腔后端连通下柱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包塑腔内中部等距开凿有凸起状的装饰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高铁行李承重架模具,通过上柱腔、下柱腔的设置,通过上柱腔与上辅柱腔相对应,下柱腔与下辅柱腔相对应,使得产出包塑对承重架底部进行包裹,避免人体头部撞击金属称重架,提供缓冲。
2.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高铁行李承重架模具,通过下柱体和上柱体的设置,当通过上主体和下主体的开凿,使得再注塑后产品预留有连接腔,便于外部连接构件将若干包塑进行固定连接,保证包塑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强度高铁行李承重架模具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强度高铁行李承重架模具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模1;柱孔2;上柱腔3;包塑腔4;装饰台5;上主体6;下柱腔7;下辅柱腔8;上辅柱腔9;柱脚10;下模11;下柱体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萨伟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萨伟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2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