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电线路红外阵列导线测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1694.9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5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何飞翔;徐学来;王振东;宫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刘涛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红外 阵列 导线 测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输电线路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红外阵列导线测温装置,包括充电模块,充电模块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分别连接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及红外阵列传感器,控制模块连接红外阵列传感器,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连接监控平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安装接触式测温模块,避免测量单一测温点的输电线路红外阵列导线测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红外阵列导线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城乡用电量猛增,在用电高峰期,线路供电负荷在极限附近或超极限运行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线路高负荷运行越来越普遍,输电线路导线连接接点温度过高成为线路安全运行的“死穴”。连接点在高温下运行时会缓慢退火和老化,使其强度损失,强度损失随线夹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间断加热对强度损失具有累积作用。由于导线连接不良,连接点温度过高而造成的断线事故时有发生。断线事故由于破坏范围大而成为电网各类事故中危害最大的一类事故。输电线路导线线夹的温度监测可有效降低输电线路断线事故,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
在输电线路导线、耐张线夹、接续管、引流板等处加装无线测温传感器,全天候感知导线和连接金具温度,通过自组网全面汇集相关监测信息并进行边缘计算和智能分析,帮助和指导运维人员实时掌握线路运行状态,开展精准运维。在应用层融合线路交跨信息,计算导线最大负荷状况,预测线路导线温度变化,指导调度部门合理调配线路输送容量,有序开展动态增容。
为实现输电线路导线线夹的温度监测,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在导线线夹处安装测温模块,它可以实时采集导线线夹处的温度,并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将温度值传送给主机,主机通过4G通讯模块将所有测温模块的温度值传送给监控后台。但是,由于输电线路电压等级较高,安全距离较远,并且导线较高,带电安装测温模块难度较大,有些测温模块不具有带电安装的条件,需要输电线路停电进行安装,同时需要测量导线、耐张线夹、接续管、引流板的温度,如果实现导线测温的全面监控需要多个测温模块,由于以上原因,目前导线测温很难大面积进行安装,无法实现对导线温度的全面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安装接触式测温模块,避免测量单一测温点的输电线路红外阵列导线测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输电线路红外阵列导线测温装置,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分别连接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及红外阵列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红外阵列传感器,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连接监控平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源管理模块控制充电模块为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及红外阵列传感器供电,由红外阵列传感器对输电线路进行测温,并将测温信息传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将温度信息传送至监控平台。
所述充电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及红外阵列传感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所述红外阵列传感器的视场角为55°*35°。
所述红外阵列传感器的测量距离为7m。
充电模块采用太阳能最大功率点追踪的供电技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红外阵列导线测温装置,采用红外阵列传感器徐徐安装接触式测温模块,解决了接触式测温影响电气隔离性能和安装不便的难题,解决了一般测温产品只能测量单一测温点,不能进行一定范围内温度测量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红外阵列传感器测温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过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16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膜控制电路和锂电池
- 下一篇: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