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永磁电机的转子装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1274.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8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周亦骏;林英哲;吴立华;董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杨雷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永磁 电机 转子 装配 工装 | ||
一种卧式永磁电机的转子装配工装,它涉及卧式永磁电机转配技术领域。第一引导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架的上方一侧,第二引导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架的上方一侧,且第一引导轴与第二引导轴的位置相对应,磁轴承和辅助轴承安装在电机的一端,电机套接在第一引导轴上,导向罩固定连接在电机一端,且导向罩位于磁轴承和辅助轴承的一端,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在电机的正下方,气缸位于电机的正下方,地基轨道位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下方,转子位于第一引导轴和第二引导轴之间,待装磁轴承和待装辅助轴承套接在第二引导轴上,它结构简单,便于永磁转子的安装,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提高装配的效率和避免损坏辅助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永磁电机转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永磁电机的转子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磁悬浮永磁电机转子在装配时,一般的过程如下:一端的辅助轴承与磁轴承先装配至电机壳,然后利用已经装好的辅助轴承,将和转子部件固连的导向轴穿过其中,以此作为转子装配过程总的定位参考。引导轴连同转子安装至规定位置后,在装配另一端的磁轴承与辅助轴承。
但是,目前磁悬浮永磁电机转子在装配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1)在仅有导向轴作为定位参考的前提下,永磁转子在进入到机壳内部后,受到轴承与电机定子的硅钢片以及其他钢件吸引,在轴向上会产生很大的阻力或者是冲力,倘若不借助额外工装抵消阻力,缓和冲力,那么容易对装配人员造成伤害;2)永磁转子装入机壳规定位置后,由于另一端的辅助轴承尚未安装,此时转子通常只能落于定子以外的台阶面或者辅助工装台阶面上,这为后续的磁轴承和副主轴承安装造成了一定困难;3)引导轴直接与辅助轴承硬摩擦装配,容易损坏辅助轴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一种卧式永磁电机的转子装配工装,它结构简单,便于永磁转子的安装,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提高装配的效率和避免损坏辅助轴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一引导轴3、第二引导轴4、气缸5、导向罩6、地基轨道7、磁轴承8、辅助轴承9、待装磁轴承10、待装辅助轴承11、电机12、转子13、固定支架14,所述的第一引导轴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架1的上方一侧,所述的第二引导轴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架2的上方一侧,且第一引导轴3与第二引导轴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磁轴承8和辅助轴承9安装在电机12的一端,所述的电机12套接在第一引导轴3上,所述的导向罩6固定连接在电机12一端,且导向罩6位于磁轴承8和辅助轴承9的一端,所述的固定支架14固定连接在电机12的正下方,且固定支架14与地基固定连接,所述的气缸5位于电机12的正下方,且气缸5与固定支架14固定连接,所述的地基轨道7位于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的下方,所述的转子13位于第一引导轴3和第二引导轴4之间,所述的待装磁轴承10和待装辅助轴承11套接在第二引导轴4上。
所述的气缸5的推杆与第一支撑架1固定连接,且气缸5通过气管与外部控制气源连接。
所述的导向罩6的内孔尺寸小于辅助轴承9与待装辅助轴承11的内孔尺寸。
所述的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与地基轨道7的连接处均安装有滑轮15。
所述的第一引导轴3、第二引导轴4、导向罩6、磁轴承8、辅助轴承9、待装磁轴承10、待装辅助轴承11、电机12和转子13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同轴连接。
所述的第一引导轴3和第二引导轴4与转子13两端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轴向运动可控,径向定位精确,利用工装实现永磁转子在装配过程中轴向运动完全可控,不会发生猛烈的窜动或者难以推动的状况。
2、后续待装磁轴承和辅助轴承安装方便,利用工装实现永磁转子在装配过程中的准确定位,为后续的磁轴承和辅助轴承安装提空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1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LED背光板的对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粗排序的网线退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