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内部调温系统及均温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0330.9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7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魏生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2;H01M10/617;H01M10/6551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内部 调温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内部调温系统及均温电池组。其中的电池组内部调温系统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热排,每一所述的热排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沿长度方向贯穿所在表面的容置槽,同一支撑板上两个侧面的容置槽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分布,相邻两个支撑板上的容置槽一一对应,且对应容置槽的开口方向相反;每一所述的容置槽内均设有主传热管,每相邻两个热排上对应的主传热管通过过渡传热管连通并构成均温单元,每一所述的均温单元内均填充有超导传热材料。以上所述的电池组内部调温系统,平衡电池组内部各个电池单元之间的温度,降低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的电池组整体工作性能下降或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内部调温系统及均温电池组。
背景技术
随着全世界对环保的越来越重视,新能源领域也相应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电能的使用,例如电动汽车等。电池的性能是限制电能大范围普及的关键因素,其中电池的发热问题又是制约电池性能的重要一环,影响着电池工作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电池的电压、电流、容量等关键性能参数,通常在电池内以电池组的形式设置多组电池单元,而电池组工作时各个电池单元之间由于散热性能的差异,不同电池单元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当某一电池单元的温度高于核定温度时,整个电池组的工作性能就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组内部调温系统及均温电池组,平衡电池组内部各个电池单元之间的温度,降低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的电池组整体工作性能下降或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组内部调温系统,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热排,每一所述的热排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沿长度方向贯穿所在表面的容置槽,同一支撑板上两个侧面的容置槽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分布,相邻两个支撑板上的容置槽一一对应,且对应容置槽的开口方向相反;每一所述的容置槽内均设有主传热管,每相邻两个热排上对应的主传热管通过过渡传热管连通并构成均温单元,每一所述的均温单元内均填充有超导传热材料。
当电池组内部分电池单元的温度过高时,对应的主传热管吸收热量并通过超导传热材料快速的向其余电池单元传递,平衡电池组内部各电池单元之间的温差,避免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的电池组整体工作性能下降或安全隐患。支撑板的设置对主传热管起到支撑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保证各个均温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以实现最佳的传热效果。由于相邻两个电池单元之间的空间有限,支撑板上的容置槽开口方向交替设置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分别设置与相邻两组电池单元对应的主传热管。过渡传热管位于电池单元的端部,用于将各个主传热管进行连通,可以从端部与电池单元进行热交换,也可以将部分热量从端部向外界散发。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槽的深度不大于主传热管的直径,在保证对主传热管支撑保护的同时,尽量避免影响传热管与电池单元之间的传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传热管与支撑板卡接,降低装配的难度。
作为优选,与同一所述主传热管连接的两根过渡传热管位于主传热管的不同端;相邻两个热排之间的过渡传热管位于对应热排的同一端。将过渡传热管进行集中布置,便于生产装配,同时每一均温单元可以通过单一支管采用弯管操作制成,生产成本更低,密封性能更可靠。
作为优选,还包括与过渡传热管对应的加强板,所述的加强板与支撑板分体设置;所述的加强板上设有与过渡传热管一一对应的插槽,相邻两根过渡传热管所对应的插槽位于加强板的不同侧面上;相邻两块加强板上对应插槽的开口方向相同。加强板对过渡传热管进行支撑固定,降低使用过程中过渡传热管破坏的风险。加强板上的部分插槽开口朝向电池单元方向,用于与电池单元进行热交换,另一部分插槽开口远离电池单元方向,用于向外界发散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五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0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式CPU散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天线结构及室外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