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坝取水进水渠防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79360.8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5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龚道勇;杨芳;龚汉忠;邓杰;熊威;罗琳;严小龙;钱丽云;任建宾;严晨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取水 进水 渠防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坝取水进水渠领域,公开了一种无坝取水进水渠防淤结构,包括位于进水渠上游河道的挡石桩组件,挡石桩组件包括设在河道河床底部的挡石桩基础,挡石桩基础与进水渠内水流方向垂直,挡石桩基础上方平均分布有若干个竖向的挡石桩。本实用新型无坝取水进水渠防淤结构,有效减少大粒径推移质进入进水渠而造成渠道堵塞、取水口闸门破坏、进水渠挡墙磨损的问题,保障取水设施使用寿命,为取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创造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坝取水进水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坝取水进水渠防淤结构。
背景技术
西南地区山区河流由于河谷狭窄,河床坡降大,流域内的风化岩石易在暴雨作用下大量进入河道,产生大粒径推移质,容易堵塞取水设施进水口,并对进水渠系建筑物造成冲击和磨损,造成取水困难以及取水口多次破坏等情况,不利于取水设施正常安全运行。
针对这一种问题,通常采用人工定期清理堵塞物以及补修加固进水设施。但是这种方法耗费人力物力,处理方式繁琐,且不利于取水设施长久运行,影响取水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坝取水进水渠防淤结构,有效减少大粒径推移质进入进水渠而造成渠道堵塞、取水口闸门破坏、进水渠挡墙磨损的问题,保障取水设施使用寿命,为取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创造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无坝取水进水渠防淤结构,包括位于进水渠上游河道的挡石桩组件,所述挡石桩组件包括设在所述河道河床底部的挡石桩基础,所述挡石桩基础与所述进水渠内水流方向垂直,所述挡石桩基础上方平均分布有若干个竖向的挡石桩。
优选地,所述河床向下挖形成河床凹槽,所述挡石桩基础位于所述河床凹槽内,使防淤结构更稳定。
优选地,所述挡石桩基础的长度大于所述进水渠两侧进水渠挡墙之间的距离,更好地阻止大粒径推移质进入所述进水渠。
优选地,所述挡石桩基础上两端的挡石桩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进水渠两侧进水渠挡墙之间的距离,更好地阻止大粒径推移质进入所述进水渠。
优选地,所述挡石桩基础与所述进水渠之间留有间隙,便于后期检修维护,所述间隙小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挡石桩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两个相邻所述挡石桩之间的最大间距为含量超过粒径控制百分比的推移质的最小粒径,有效阻挡大粒径推移质。
优选地,所述挡石桩的横断面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挡石桩的横断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能有效减少大粒径推移质进入进水渠而造成渠道堵塞、取水口闸门破坏、进水渠挡墙磨损等一系列问题,可以保障取水设施使用寿命,为取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创造条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一次成型,施工简单,后期运行维护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坝取水进水渠防淤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挡石桩组件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中挡石桩组件的B-B剖面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进水渠1、挡石桩组件2、河床3、挡石桩基础4、挡石桩5、河床凹槽6、进水渠挡墙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9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起爆具底座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纳米孔测序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