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倒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7599.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0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精利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14 | 分类号: | B24B9/14;B24B41/06;B24B47/22;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蔡晓敏 |
地址: | 35021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倒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倒角机,包括倒角机主体、转动电机、磨盘、操作台、环面倒角台、三角支撑台、套筒、螺杆、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轴、握把和支撑杆;将光学玻璃棒一端套在套筒内,由于套筒固定在第一轴承内,套筒带动光学玻璃棒转动时其角度能够保持不变,另一端的边缘与磨盘接触,通过转动握把使光学玻璃板转动,并开启转动电机使磨盘转动即可对光学玻璃棒进行倒角,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倒角质量好,节约了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倒角机。
背景技术
光学玻璃棒在实验室和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较多,一般在光学玻璃棒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光学玻璃棒进行倒角处理,防止锋利的玻璃边缘对工作人员和消费者造成意外伤害。传统的做法是工作人员手持未倒角的光学玻璃棒并将光学玻璃棒的边缘与倒角机上的磨盘进行摩擦来完成倒角工作,但是在倒角过程中工作人员手持玻璃棒的角度无法保持不变,因此导致倒角的质量较低,工作效率较低,另外这种倒角方式也会需要工作人员较高的劳动强度,浪费了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提供一种自动化倒角机,提高了倒角质量。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自动化倒角机,包括倒角机主体、转动电机、磨盘、操作台、环面倒角台、三角支撑台、套筒、螺杆、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轴、握把和支撑杆;
所述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倒角机主体内,所述倒角机主体的顶面设有环面倒角台,所述操作台围绕于所述环面倒角台设置,所述环面倒角台的中心设有一镂空圆面,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磨盘连接,所述磨盘设置于所述镂空圆面内;
所述三角支撑台为三棱柱结构,所述三角支撑台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环面倒角台一侧的表面连接,所述三角支撑台的第二侧面上固定有第一轴承,所述套筒贯穿所述第一轴承,所述套筒靠近磨盘的一端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与所述螺杆适配的螺孔,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三角支撑台的第二侧面上,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二轴承与所述握把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操作台和第二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与所述磨盘的角度为135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照明灯;
所述照明灯设置于所述操作台的一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置物盒;
所述置物盒设置于所述操作台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光学玻璃棒一端套在套筒内,由于套筒固定在第一轴承内,套筒带动光学玻璃棒转动时其角度能够保持不变,另一端的边缘与磨盘接触,通过转动握把使光学玻璃板转动,并开启转动电机使磨盘转动即可对光学玻璃棒进行倒角,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倒角质量好,节约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倒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自动化倒角机的A处的细节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倒角机主体;2、转动电机;3、磨盘;4、环面倒角台;5、操作台;6、套筒;7、第一轴承;8、螺杆;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转轴;12、握把;13、第二轴承;14、支撑杆;15、三角支撑台;16、照明灯;17、光学玻璃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精利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精利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7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边湿边强磁组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铝制品高压铸造废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