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带注塑接头的PE-C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6483.6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7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迎;张文华;易家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F16L47/06;F16L47/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97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注塑 接头 pe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带注塑接头的PE‑C管,包括管本体(1),所述管本体(1)一端为注塑承口(2)、另一端为注塑插口(3),所述注塑承口(2)和注塑插口(3)均设有若干道环形加强筋(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注塑承插口的连接方式,连接操作更方便,同时在承插口设计若干道环形加强筋提高环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带注塑接头的 PE-C管。
背景技术
缠绕结构壁管材PE C是通过在模具上缠绕内层PE,同时与包覆PE料在PP 单壁波纹管外表面的肋管覆合成型的管材。该管材两端口为螺旋形端口,由于成型肋管的结构原因,肋管底部两侧与内层PE之间存在有一定缝隙,使用热收缩套进行两管连接时,容易因缝隙位置无法密封而导致渗漏;而不同管径、不同环刚度的缠绕结构壁管材PE C,由于两肋管之间的距离较短,使用电热熔带时,因焊接位置太窄,焊接强度较低,容易受外力影响而破损或掉落,焊接不牢固,且施工较困难。
现有的缠绕结构壁管材使用电热熔带、热收缩套进行连接,连接效果差、无法承受与管材一致的环刚度,易渗漏,不牢固,因此开发一种连接方便、环刚度高,不渗漏的带注塑接头的缠绕结构壁管材PE C管材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缠绕结构管材PE-C管的连接效果差、环刚度不够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带注塑接头的PE-C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带注塑接头的PE-C管,包括管本体,所述管本体一端为注塑承口、另一端为注塑插口,所述注塑承口和注塑插口均设有若干道环形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承口设有内螺纹,所述注塑插口设有与注塑承口适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插口外螺纹内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承口和注塑插口均设有三道环形加强筋,所述注塑承口的环形加强筋从外向内依次记为承口第一环形加强筋、承口第二环形加强筋、承口第三环形加强筋,所述注塑插口的环形加强筋从外向内依次记为插口第一环形加强筋、插口第二环形加强筋、插口第三环形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插口第一环形加强筋、插口第三环形加强筋与注塑承口内表面过度配合,所述插口第二环形加强筋与注塑承口内表面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插口第二环形加强筋设有若干圆形弧凸起用于防止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管本体为C型克拉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注塑承插口的连接方式,连接操作更方便,同时在承插口设计若干道环形加强筋提高环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注塑承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注塑插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64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机用循环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