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体内部位移监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6010.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6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田;张平新;余锦洲;汪旭伟;杨学军;罗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工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唐敏;江文鑫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内 部位 监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土体内部位移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斜管,所述测斜管呈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测斜管插设于土体内部;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于所述测斜管的内管壁,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数量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位移传感器竖向间隔布置;采集器,所述采集器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给出的一种土体内部位移监测结构,用于监测土体的位移,减少人力物力,监测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监测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土体内部位移监测结构。
背景技术
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基坑的土体可能会发生位移,如果位移过大,就极有可能发生塌方等事故,给人们的财产及生命造成危害,因此,土体内部位移的监测是衡量基坑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中,在对土体内部位移进行监测时,采用的为固定式导轮斜侧仪,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去现场放传感器提拉,以进行监测。
上述这种方法,采用固定式导轮斜侧仪时,每次均需要搬运,设备笨重,所耗人工成本高,且下放传感器是位置容易便宜,测量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体内部位移监测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土体位移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土体内部位移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斜管,所述测斜管呈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测斜管插设于土体内部;
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于所述测斜管的内管壁,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数量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位移传感器竖向间隔布置;
采集器,所述采集器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电性连接。
可选的,多个所述位移传感器竖向均匀间隔布置。
可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为转角角度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上转轴和下转轴,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均贴设于所述测斜管的内管壁。
可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下转轴和相邻的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上转轴相对布置。
可选的,所述上转轴和所述下转轴均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贴合于所述测斜管的内管壁。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测斜管的内管壁,所述固定块具有朝向所述测斜管内管壁的抵接面,所述固定块的抵接面抵持于所述上转轴或下转轴,且所述固定块和所述上转轴或下转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通过第二固定结构与所述测斜管的侧壁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测斜管侧壁的第一固定块,以及形成于所述位移传感器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贴合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测斜管为塑料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体内部位移监测结构,通过这多个竖向间隔布置的位移传感器,测得测斜管的变形程度,进而得到各个位置高度土体的位移程度,以监测土体的位移,提前预警土体位移而导致的坍塌等事故。这多个位移传感器是固定贴设于测斜管的侧壁的,这样,不再需要每次测量时下方传感器,减少人力物力,且测量准确无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土体位移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体内部位移监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体内部位移监测结构的位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工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工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6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卫生的消毒液体输送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