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式回解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5421.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9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鹏;宁方亮;宁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纳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F16K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式回解 止回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式回解止回阀,包括阀体,阀体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检修口,检修口的内壁具有能够设置阀瓣转轴的支架,阀瓣的底部具有朝向进水方向的锁紧扣,阀瓣沿进水方向抬起后和位于阀体内壁上的夹持装置适配,夹持装置包括一侧固定的第一支撑板,以及和第一支撑板配合的能够活动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一端外露出阀体内壁,另一端和位于阀体外的支撑杆一端活动连接,支撑杆另一端设有密封套且插入位于阀体外的蓄水管,蓄水管插入阀体并和阀体的内壁齐平,蓄水管位于阀体内壁的蓄水口边具有能够沿进水方向封盖蓄水口的活动密封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阀瓣能够被夹持部夹持,使得通路过程中水流勿需一直克服阀瓣重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回阀,特别是一种能够使得水流通路过程中勿需一直克服阀瓣重力的锁式回解止回阀。
背景技术
在流体管路的应用场景,出于工艺需要亦或是安全需要都会选择止回阀作为控制液体单向流动的关键部件。设计之初的止回阀门的确解决了流体回流的问题,但由于单向阀阀瓣的设计无意间增加了对整个管路的阻力。
常规止回阀为了实现功能阀瓣因为重力原因会对流体起到阻碍作用,每单位的流体都要消耗一定量的动能来打开阀瓣,间接增加了水泵的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阀瓣由于其本身具有重力的问题,在流体流动过程中需要不停克服其重力工作,浪费动能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锁式回解止回阀,包括阀体,阀体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检修口,检修口自阀体上凸起,凸起的检修口的内壁具有能够设置阀瓣转轴的支架,阀瓣的底部具有朝向进水方向的锁紧扣,阀瓣沿进水方向抬起后和位于阀体内壁上的夹持装置适配。
阀瓣支架设置于凸起的检修口内壁,能够保证阀瓣和管路完美贴合,阀瓣上的锁紧扣能够和顶部阀体内壁上伸出的夹持装置适配,使得阀瓣不会掉落。
进一步地,夹持装置包括一侧固定的第一支撑板,以及和第一支撑板配合的能够活动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一端外露出阀体内壁,另一端和位于阀体外的支撑杆一端活动连接,支撑杆另一端设有密封套且插入位于阀体外的蓄水管,蓄水管插入阀体并和阀体的内壁齐平,蓄水管位于阀体内壁的蓄水口边具有能够沿进水方向封盖蓄水口的活动密封板。
当水流沿进水方向进入时,水流抬起阀瓣,使得阀瓣上的锁紧扣能够插入夹持装置,并被夹持装置的圆形卡槽卡住,弹簧此时处于舒张状态,水流抬起自然下垂的活动密封板,使得进入蓄水管的水较少,无法推动支撑杆,阀瓣被夹持装置夹持的状态保持。
当水流沿进水方向回流时,水流推动活动密封罐回落,使得水流进入蓄水管,有足够大的水压推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板间夹角变化,使得弹簧收紧,同时在第二支撑板的中部转轴,使得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间构成的圆形卡槽打开,阀瓣在水流的推动下离开夹持装置,并在水流的作用下封闭进水口,第二支撑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初始位置。
为了水流更好的推动阀瓣,可以设计,阀瓣的长度超出第二支撑板。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的中部通过转轴固定在阀体上。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靠近支撑杆的一侧和固定在阀体上的弹簧连接。
当夹持装置夹持了锁紧扣后,弹簧恰好处于舒张状态,在锁紧扣进入过程中,先经过拉伸/收紧,在锁紧扣进入圆形卡槽后,又进入舒张状态,在锁紧扣离开过程中,第二支撑板先打开,使得弹簧拉伸/收紧,锁紧扣脱离后,弹簧重新舒张,使得第二支撑板恢复原位。
进一步地,在阀瓣自然下垂时,阀体上具有能够和自然下垂的阀瓣适配的卡槽。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向面均具有半圆卡槽,共同组合为能够夹持锁紧扣的圆形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纳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纳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5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位收集锂离子电池产气的装置
- 下一篇:用于桥梁防撞的浮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