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水污泥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75360.0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1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5/42 | 分类号: | B65G65/42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戴玲 |
| 地址: | 410213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污泥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水污泥输送装置,包括混凝土池、污泥料仓和集中出料部,所述污泥料仓安装在混凝土池内,所述污泥料仓的顶部具有进料口,底部具有至少一个长条型的下料槽,所述污泥料仓的内侧壁向下倾斜以使污泥可滑向下料槽,每个下料槽的下方对应设有一组输送皮带,各组输送皮带的出料端均与集中出料部对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输送皮带这种自动输送结合下料槽的下料形式,可有效避免污泥在污泥料仓容易“架桥”和“粘壁”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脱水污泥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各大城市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处理方式是压滤机对污泥进行初步脱水,通过挤压将污泥中的污水与污泥分离,压滤出来的污水通过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置,达标排放。而经压滤后的污泥最终形成了脱水污泥,脱水污泥粘度高、成块状、密度低,为了保障处置过程的作业安全和环境的安全,须通过二次处理后进行填埋处置或者资源化利用。
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具备污泥处置的条件,一般通过固化处理,在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即将脱水污泥与水泥、石灰、固化剂、中砂等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搅拌均匀,使脱水污泥填埋后能够达到一定的强度,保障填埋后的污泥堆体稳定,防止污泥填埋后多余的污水泄漏。
当脱水污泥送入专用的污泥固化搅拌站的脱水污泥料仓后,因脱水污泥粘度高、成块状、密度低的特点,在料仓容易“架桥”和“粘壁”(架桥是指脱水污泥呈块状,容易在下料口形成堵塞,粘壁是指污泥粘度高,容易附着在仓壁上,不容易滑动),所以一般很难将脱水污泥有效输送,需要采用人工辅助输送。如果采用人工辅助输送,工作人员站在相对密封的脱水污泥料仓内连续工作,因脱水污泥在仓内持续产生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气体,极易对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严重时可能发生伤亡事故。因此研究一种脱水污泥辅助输送装置非常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污泥在污泥料仓容易“架桥”和“粘壁”的现象的脱水污泥输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水污泥输送装置,包括混凝土池、污泥料仓和集中出料部,所述污泥料仓安装在混凝土池内,所述污泥料仓的顶部具有进料口,底部具有至少一个长条型的下料槽,所述污泥料仓的内侧壁向下倾斜以使脱水污泥可滑向下料槽,每个下料槽的下方对应设有一组输送皮带,各组输送皮带的出料端均与集中出料部对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皮带紧靠下料槽设置,所述污泥料仓沿着输送皮带的方向在最前端设有调节输料口,所述调节输料口与下料槽相互连通以使输送皮带上的脱水污泥穿过调节输料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输料口设有一可控制输送皮带输送量的的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皮带的宽度大于下料槽的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槽为长方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中出料部为设于混凝土池底部的一个集中出料口,其中一组输送皮带的出料端位于集中出料部的正上方,其余组的输送皮带均通过一过渡输送皮带将各出料端延伸至集中出料部的正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料仓为由钢板制成的漏斗形结构,其截面为W字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凝土池底部对应每组输送皮带设有支架,所述输送皮带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5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材浆料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取放及归类书籍的智能书柜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