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转向架承载鞍的吊装翻转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75225.6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4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曾盛华;付建新;杨世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华盛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B66C13/08 |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吴志勇 |
| 地址: | 4120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转向架 承载 吊装 翻转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向架承载鞍的吊装翻转夹具,包括吊架,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吊架一侧上的转轴一和转动连接在吊架另外一侧上的转轴二,在转轴二上固接有倒U型夹板架,倒U型夹板架包括夹板二、定位侧板和盖板,转轴二的一端与轴承座二配合连接,转轴二的另外一端与夹板二固接,在定位侧板上设置有夹持动力缸,在夹持动力缸的活塞杆上固接有夹板一,转轴一的一端与轴承座一配合连接,转轴一的另外一端穿过夹板一与定位侧板固接,利用夹板一和夹板二将承载鞍夹持住或松开对承载鞍的夹持;在转轴一上固接有从动轮,在吊架的一侧上还设置有旋转动力缸,在旋转动力缸的输出轴上固接有主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采用同步传动带配合传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翻转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转向架承载鞍的吊装翻转夹具。
背景技术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如下:1)、车辆上采用转向架是为增加车辆的载重、长度与容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以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2)、保证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车体都能可靠地坐落在转向架上,通过轴承装置使车轮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线路运行的平动;3)、支撑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车轮之间或从轮轨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力,并使轴重均匀分配;4)、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能灵活地沿直线线路运行及顺利地通过曲线。5)、转向架的结构要便于弹簧减振装置的安装,使之具有良好的减振特性,以缓和车辆和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振动和冲击,减小动应力,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6)、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放大制动缸所产生的制动力,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以保证在规定的距离之内停车;7)、转向架是车辆的一个独立部件,在转向架于车体之间尽可能减少联接件。
承载鞍是转向架上的一个部件,如图1和图2所示,承载鞍1包括底座111和设置在底座111两侧上的两个弧形侧板112。在转向架组装时,需要将承载鞍吊至转向架处,再将承载鞍翻转180度后组装在转向架上。受承载鞍工件外形及使用特点限制,在现有组装工艺中都是采用人工搬运、托举的方式进行组装作业,但是承载鞍的本身重量比较重,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太大,降低了转向架组装的作业效率,且存在安全隐患。
经过检索,暂未发现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的专利文献。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专用于转向架承载鞍的吊装工装,使其能较为便捷的对承载鞍进行吊运翻转,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转向架的组装效率并消除安全隐患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组装工艺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转向架承载鞍的吊装翻转夹具,其能较为便捷的对承载鞍进行吊运翻转,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转向架的组装效率并消除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转向架承载鞍的吊装翻转夹具,包括吊架,所述吊装翻转夹具还包括通过轴承座一转动连接在吊架一侧上的转轴一和通过轴承座二转动连接在吊架另外一侧上的转轴二,在转轴二上固接有倒U型夹板架,倒U型夹板架包括夹板二、定位侧板和连接在夹板二与定位侧板之间的盖板,转轴二的一端与轴承座二配合连接,转轴二的另外一端与夹板二固接,在定位侧板上设置有夹持动力缸,在夹持动力缸的活塞杆上固接有夹板一,转轴一的一端与轴承座一配合连接,转轴一的另外一端穿过夹板一与定位侧板固接,在夹持动力缸的带动下,夹板一能沿转轴一朝靠近夹板二一侧或朝远离夹板二一侧来、回移动,从而利用夹板一和夹板二将承载鞍夹持住或松开对承载鞍的夹持;在转轴一上固接有从动轮,在吊架的一侧上还设置有旋转动力缸,在旋转动力缸的输出轴上固接有主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采用同步传动带配合传动连接。
优选的,在夹板一的底部两侧处均设置有定位销一,定位销一沿转轴一的轴向设置,在夹板二的底部两侧处均设置有定位销二,定位销二沿转轴二的轴向设置;在夹板二和定位侧板之间还设置有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夹紧承载鞍后,利用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与承载鞍的弧形侧板的内弧面相接触形成承载鞍的内定位以及利用定位销一和定位销二与弧形侧板的外弧面相接触形成承载鞍的外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华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华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5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线束固定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金属管烘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