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变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4107.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7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中;陈光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达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16 | 分类号: | G01K7/16;G01K1/08;H05K7/20;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变送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送器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温度变送器,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为矩形箱装,设备主体的内部为中空状,设备主体的左侧壁面顶部位置镶装有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贯穿设备主体的左侧壁面与设备主体内部中空区域连通,设备主体的前后两端壁面底部均开设有通风槽孔,通风槽孔为矩形状槽孔,通风槽孔贯穿设备主体的前后两端壁面与设备主体内部中空区域连通,本实用新型中该温度变送器,受隔离板的倾斜壁面影响,当在进行吸取气流的作业时,由于隔离板和变送电装置之间间隙逐渐变窄,使得吸取的气流流速变快从而对变送电装置进行高效降温,从而达到高效散热的效果,避免了因温度过高导致内部相关机械元件损坏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送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变送器。
背景技术
温度变送器是将物理测量信号或普通电信号转换为标准电信号输出或能够以通讯协议方式输出的设备。温度变送器是将温度变量转换为可传送的标准化输出信号的仪表,主要用于工业过程温度参数的测量和控制。电流变送器是将被测主回路交流电流转换成恒流环标准信号,连续输送到接收装置。
而由于温度变送器长期处于相对温度较高的工作环境,而由于温度变送器内部连接较为繁琐精密长期处于温度较高环境易导致内部相关机械元件损坏,而常规的散热方法通过开设通风槽孔进行散热,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起到通风散热的效果,但是其效率较为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温度变送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温度变送器。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度变送器,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为矩形箱装,设备主体的内部为中空状,所述设备主体的左侧壁面顶部位置镶装有显示模块,所述设备主体的前后两端壁面底部均开设有通风槽孔,所述通风槽孔上设置有隔尘滤网,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线管,所述连接线管的外侧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热电阻,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变送器装置,所述设备主体内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上开设有转风口,转风口为矩形孔状,所述设备主体内部顶部壁面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为圆形柱状,转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贯穿设备主体的左侧壁面与设备主体内部中空区域连通,通风槽孔为矩形状槽孔,通风槽孔贯穿设备主体的前后两端壁面与设备主体内部中空区域连通。
优选的,所述隔尘滤网的大小与通风槽孔的大小相互契合,连接线管为内部中空的管状,连接线管的内部中空区域贯穿设备主体的底部壁面与内部中空区域相互连通,热电阻的输出端与连接线管底部中空区域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设备主体内部变送器装置的显示输出端电性连接,热电阻顶部输出端通过连接线管和设备主体的底部壁面与设备主体内部变送器装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离板由上、中、下三组矩形板构成,其中隔离板的下矩形板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隔尘滤网的中间位置壁面上,其中隔离板的中矩形板为倾斜板状,隔离板的中矩形板的底端固定安装在远离隔尘滤网一侧的隔离板的下矩形板壁面上,隔离板的中矩形板向靠近变送器装置的一侧倾斜。
优选的,所述隔离板的上矩形板垂直固定安装在隔离板的中矩形板远离隔离板的下矩形板的一端壁面上,隔离板的上矩形板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设备主体内侧顶部壁面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位于两组隔离板分别与设备主体前后两侧内壁之间,风扇的顶部位于隔离板上转风口的最低点底部位置。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变送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达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达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4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