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3300.5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5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通;张怡;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34 | 分类号: | G01R33/34;G01R33/28;G01R33/48;A61B5/055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邵志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多模态 磁共振 成像 头盔 灵长类 动物 射频 线圈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包括:能够佩戴于被测动物头部的头盔型的线圈支撑壳,布置于所述线圈支撑壳内的射频接收线圈;所述线圈支撑壳上贯通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供数据采集设备插入的测试孔洞。本申请能够在采集磁共振图像的同时获取其他成像方式的图像或数据,并且该线圈具有更高的磁共振成像质量,可避免成像过程中对动物身体组织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磁共振成像领域,具体一种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临床科研和神经科学研究中,小动物成为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模型,尤其像猕猴、绒猴等非人灵长类动物。但研究所用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多为临床所用,现有射频线圈同样难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因此针对小动物的射频线圈的设计为小动物在临床磁共振系统下的成像提供了可能。此外,近年来在各类与磁共振成像相关的研究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对多模态成像方式的需求,人们期望能在采集磁共振图像的同时获取其他成像方式的图像或数据,如电生理信号、光遗传学图像、近红外图像,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然而现有的射频线圈鲜有兼容多模态成像方式的设计,为了获得更高的信噪比,多数射频线圈使用时紧贴着小动物的头皮,狭小的空间使得探头、电极等装置无法触及小动物的头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以在采集磁共振图像的同时获取其他成像方式的图像或数据,并且该线圈具有更高的磁共振成像质量,可避免成像过程中对动物身体组织造成伤害。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射频线圈,包括:
能够佩戴于被测动物头部的头盔型的线圈支撑壳,以及
布置于所述线圈支撑壳内的射频接收线圈;
所述线圈支撑壳上贯通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供数据采集设备插入的测试孔洞。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由若干个线圈单元构成,每个所述测试孔洞外围均环绕布置有一个所述线圈单元。
所述线圈支撑壳由可拆卸连接的内壳壁和外壳壁构成,所述线圈单元贴靠所述内壳壁外表面布置。
环绕布置于所述测试孔洞外围的所述线圈单元,贴靠所述测试孔洞洞壁的外表面布置。
所述测试孔洞共设置四个。
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由:
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
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以及
设于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和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之间、且自前而后依次布置的第一线圈单元组、第二线圈单元组、第三线圈单元组和第四线圈单元组构成;
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组由自左而右依次间隔排布的四个第一线圈单元构成,所述第二线圈单元组由自左而右依次部分交叠排布的三个第二线圈单元构成,所述第三线圈单元组由自左而右依次部分交叠排布的四个第三线圈单元构成,所述第四线圈单元组由自左而右依次部分交叠排布的三个第四线圈单元构成;
每个所述第二线圈单元均与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圈单元以及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三线圈单元分交叠布置;
所述第四线圈单元组左右两端部的两个第四线圈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三线圈单元组中左右两端的两个第三线圈单元部分交叠布置;
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与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组左端部的第一线圈单元以及所述第三线圈单元组左端部的第三线圈单元部分交叠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3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熔模铸造的震动脱壳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桶状体的内部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