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NG低温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72708.0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2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黎卯;苏开科;马汇林;谢明长;李治国;刘泽康;王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普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3/00 | 分类号: | F17C3/00;F17C13/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知石律师事务所 51240 | 代理人: | 王美健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低温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NG低温泵池,涉及LNG加气站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泵池本体和泵池盖,在泵池盖上连接有与泵池本体连通的出液管,泵池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放口,排放口连接有一向下延伸的U型弯管,U型弯管的一端与排放口连通,U型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泵池本体外侧,以使泵池本体内的LNG液体从其底部的排放口排出;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现有潜液泵池排气方式存在排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可有效实现潜液泵池底部排气,并解决泵池底部排气容易导致BOG气泡在泵池底部聚集对潜液泵叶轮造成的汽蚀的技术问题,显著提高潜液泵池排气效率,节省潜液泵检修维护时间成本,泵池底部排气结构设计合理,且安全可靠,在现场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NG加气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NG低温泵池。
背景技术
随着LNG(液化天然气)得到广泛应用,LNG加气站越来越重要。在对液化天然气输液流程中会用到低温液体泵池,也就是LNG加气站中的潜液泵池,它是实现正常加气作业的关键设备。现有潜液泵池排气方式是采用泵池顶部法兰盘上的放散口进行气体超压安全放散,例如公开号为CN2047552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LNG泵池,包括泵池体和泵池盖,在所述泵池盖上连接有与泵池体内部相通的出液管,在所述泵池体的上端设有水平的法兰盘,在所述法兰盘上开有横向贯通至泵池体内部的三个过孔,所述泵池盖与法兰盘密封固定。在实际操作中利用这三个过孔作为放散口,分别用作泵池顶部气体超压安全放散、泵池顶部气体手动或自动放散、以及泵池底部液体手动放散。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潜液泵池排气方式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一方面在潜液泵运行故障时,或者需要对潜液泵进行周期性的检查时,都需要打开潜液泵池取出潜液泵,在打开潜液泵池前需要对潜液泵池内的液体及气体进行排放,但是因为潜液泵池内不可避免的会留有LNG液体,如果采用泵池顶部放散口排气的方式就需要等待LNG液体气化后才能顺利从放散口排出,潜液泵池排气效率低,即造成大量检修维护时间成本浪费;另一方面采用现有潜液泵池排气方式,因无法确认潜液泵池内液体是否气化完成,也就无法确认何时能够开启潜液泵池,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潜液泵池排气方式存在排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NG低温泵池,其目的在于可有效解决现有潜液泵池排气方式仅能由其顶部排气的技术难点,并考虑到泵池内LNG液体由潜液泵池底部排出在吸收外部环境热量的容易产生BOG气体,进而导致BOG气泡在泵池底部聚集对潜液泵叶轮造成的汽蚀的技术问题,将池底排放管路设计成U型弯管,利用LNG气液两相间的气封和液封原理,可有效解决泵池底部排气热传导产生BOG气泡带来的汽蚀现象,并显著提高潜液泵池排气效率,从而节省潜液泵检修维护时间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NG低温泵池,包括泵池本体和泵池盖,在所述泵池盖上连接有与泵池本体连通的出液管,所述泵池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连接有一向下延伸的U型弯管,所述U型弯管的一端与排放口连通,U型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泵池本体外侧,以使泵池本体内的LNG液体从其底部的排放口排出。
可选地,所述泵池本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具有一真空腔,所述U型弯管位于所述内壳体下方的真空腔内。如此泵池本体内的LNG液体从其底部的排放口进入U型弯管内与外界环境具有较好的隔热作用,且U型弯管的设计充分考虑和利用了气液两相间的气封和液封的原理,U型弯管下部的液体储存对于放散一侧具有液封的作用,防止气体串入,而LNG液体放散一侧的气体对于内部液体起气封作用,防止继续气化,可有效防止LNG液体由潜液泵池底部排出热传导而产生BOG气泡对潜液泵叶轮造成的汽蚀现象。
可选地,所述U型弯管延伸至泵池本体外侧一端与EAG气化器连接。如此LNG液体经EAG气化器后形成比重小于空气的天然气体,高点放散后将容易扩散,可有效提高排气效率,以使泵池底部排气的方式更加合理且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普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优普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2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