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雷电路,包括该防雷电路的滤波器及通信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72531.4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9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H9/02 | 分类号: | H03H9/02;H03H9/17;H03H9/54;H04W88/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蚝乡路沙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 电路 包括 滤波器 通信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雷电路,包括该防雷电路的滤波器及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包括天线、控制主机、智能偏置三通、收发系统及滤波器,滤波器包括防雷电路,防雷电路通过高压电容、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二电容及第三电容,防静电管和射频信号输出端口组成射频信号输出通道;通过第二电感、第一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和偏压直流输出端口组成偏压直流信号输出通道。实现了双通道输出,不仅抗雷击功能强,而且具有射频信号的插损小,高低温波动小,偏压直流信号输出压降小,射频信号近端带外抑制效果好,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通信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雷电路,包括该防雷电路的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腔体滤波器通常应用于通信设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等天馈设备因置于外场而容易遭受雷击,为了更好地保护天馈设备系统,必须要有雷击保护,腔体滤波器位于通信设备的收发信机前端,和天线电缆直接连接,容易受到雷击干扰,破坏收发机系统的后端电路,腔体滤波器中的防雷电路,需要起到通偏压直流信号和射频信号的功能,对低频信号衰减小,带外信号抑制功能要强,对偏压直流的功率承受要高,DC压降要小,雷击保护性能强。
传统的防雷电路,是将偏压直流信号和射频信号同路输出,一般只考虑雷击残压,偏压直流供电压降过大,功率承受能力小;而针对腔体滤波器中需要过射频信号的基站系统,不能满足通过2.176MHz射频信号的实际要求,或者有些单独设计射频信号的电路,但抗雷击性能太差,射频信号驻波过大,插损大,带外抑制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雷电路,包括该防雷电路的滤波器及通信设备,以解决防雷击电路中带外信号抑制功能差,插损大,对偏压直流功率承受低,雷击保护性能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雷电路,包括:接收端口,用于接收射频信号及偏压直流信号;
滤波单元,连接所述接收端口,用于抑制高频信号;
第一输出单元,连接所述滤波单元,用于抑制射频信号并输出偏压直流信号;及
第二输出单元,连接所述滤波单元及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用于隔断偏压直流信号并输出射频信号。
进一步的,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及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收端口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滤波单元保证了通带正常,对低频的射频信号不抑制,具有对雷击信号有较好的去耦功能。
进一步的,第一电感的感值在50nH至200nH之间,能承受高压大电流的雷击信号。
进一步的,第一输出单元包括气体放电管、缓冲单元、瞬态抑制二极管和偏压直流输出端口,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缓冲单元及所述第二输出单元,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缓冲单元及所述偏压直流输出端口,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气体放电管用于对雷击信号放电和降压,所述缓冲单元用于抑制射频信号及退耦延时,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用于对雷击信号进行放电和电压钳位。
进一步的,缓冲单元包括第二电感及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输出单元,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经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的阴极,缓冲单元起到退耦延时作用,从而有效地抑制浪涌,保护后端,第一电阻,用于雷击信号的限流降压保护。
进一步的,第二输出单元包括高压电容、低通单元、防静电管和射频信号输出端口,所述高压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所述高压电容的第二端经所述低通单元连接所述射频信号输出端口及所述防静电管的第一端,所述防静电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高压电容用于隔断直流信号,所述低通电路通低频信号,所述防静电管用于在雷击保护中放电,所述射频信号输出端口输出射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2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制造用混合机
- 下一篇:一种LNG低温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