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术后伤口缝合减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70290.X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4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薛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8 | 分类号: | A61B17/08;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9 | 代理人: | 刘敏 |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术后 伤口 缝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后伤口缝合减张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固定块、齿条及锁紧装置,固定块设置于第一基板的上方;齿条用来调节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的相对位置;锁紧装置用来限制齿条活动的位置,齿条的第二端设置在锁紧装置上,锁紧装置设置于第二基板的上方,所述锁紧装置与固定块的位置相对;固定块设有第一延伸部,锁紧装置设有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位置相对,第一延伸部的位置与齿条下方的位置相对,第二延伸部的位置与齿条下方的位置相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减少术后切口瘢痕被拉宽的程度,又能防止齿条贴合或压迫伤口,避免患者出现二次损伤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后的皮肤伤口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后伤口缝合减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外科手术切口或伤口均为有张力的,通常采用缝线闭合,伤口或切口张力较大时,拆除缝线后,伤口有哆开或瘢痕被拉宽的风险,为了避免伤口或切口裂开,需要延长拆线时间,这样不仅会延长伤口或切口愈合时间,且较大的张力容易造成伤口的皮缘对合不平整,而较长的拆线时间,会使组织对缝线的排异反应时间延长,遗留难看的“蜈蚣”样手术和针眼瘢痕;应用减张装置的切口,不仅能有效减少切口瘢痕被拉宽的程度,还使提早拆线成为可能,避免针眼瘢痕的形成。
而传统的带有拉合带或齿条等的伤口减张装置,齿条的下方即是伤口,其齿条在拉紧并实现伤口减张的过程中,由于力的作用,齿条很容易压迫伤口,这一现象在有弧度的身体部位尤为常见;如切口位于上肢的内侧或外侧缘时,由于空间位置上两个基板的位置低于齿条,齿条直接连于基板,齿条就会压迫切口或伤口;而且为了达到充分的减张效果,减张装置需要佩戴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伤口长期受到齿条的压迫,很容易影响切口外观或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减少术后切口瘢痕被拉宽的程度,又能防止齿条贴合或压迫伤口,避免患者出现二次损伤的情况。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手术后伤口缝合减张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固定块、齿条及锁紧装置,所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均粘贴在皮肤的伤口外侧;所述固定块设置于第一基板的上方;齿条是用来调节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齿条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端固定安装于固定块上;齿条是用来调节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齿条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端固定安装于固定块上,通过拉紧齿条,使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起到减缓切口瘢痕被张力拉宽的程度;锁紧装置用来限制齿条活动的位置,所述齿条的第二端设置在锁紧装置上,所述锁紧装置设置于第二基板的上方,所述锁紧装置与固定块的位置相对;所述固定块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锁紧装置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位置相对,第一延伸部的位置与齿条下方的位置相对,第二延伸部的位置与齿条下方的位置相对。
手术后伤口缝合减张装置的操作原理为,患者手术完成并用缝线缝合后,将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分别粘贴在患者术后伤口缝合处的外侧边,由于齿条的第二端设置在锁紧装置上,按住锁紧装置,从齿条的第二端拉紧齿条,使齿条在锁紧装置上移动,拉紧齿条的同时,由于齿条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块上,固定块及第一基板缩紧,当齿条拉到能够达到减缓伤口缝合的张力时停止拉紧,并通过锁紧装置将齿条锁紧,以用于限制齿条的活动。
在拉紧齿条的时候,由于力的作用,齿条会向下压迫伤口,此时,固定块的第一延伸部以及锁紧装置的第二延伸部共同顶住齿条,尤其是手术缝合后伤口位于患者有弧度的身体部位,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能够有效防止齿条压迫伤口,而患者需要佩戴手术后伤口缝合减张装置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在佩戴期间齿条不会压迫伤口进而避免患者出现术后的二次损伤的情况,故该手术后伤口缝合减张装置能够达到减缓患者术后伤口缝合的张力。
所述第一延伸部相对于固定块凸出,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对于锁紧装置凸出,所述第一延伸部凸出的方向与第二延伸部凸出的方向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02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动式型钢除锈抛光装置
- 下一篇:移载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