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线材折弯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9898.0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5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肖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枫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线材 折弯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线材折弯成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右侧安装有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的左侧端连接有调直机构,所述调直机构远离绕线机构的一侧端连接有转线机构,所述转线机构的前侧壁上安装有转线电机,所述转线机构远离调直机构的一侧端连接有送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远离转线机构的一侧端连接有转头机构,所述转头机构靠近送线机构的一侧安装有转头电机;本实用新型将转线机构和转头机构组合在一起,转线机构可通过转线电机单独转动,转头机构也可以通过转头电机单独转动,转线机构和转头机构也可以同时一起转动,多种结构相互配合,提高了线材折弯的范围,提高了线材折弯的效率,速度提升2‑3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材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线材折弯成型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线材制品生产大国,在线材生产成型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线材折弯成型机,虽然现有线材折弯成型机的生产工艺正在日渐成熟,但仍有部分不足待改进。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目前用的金属线材成型机有两种:一种设计是只有转线机构能转动,转头机构不能转动,只能折6mm以下的;另一种是转头机构能转动,转线机构不能转动,只能折6mm以上的,对线材有限制,大小线材一起转时需要两台折弯成型机来完成,工作效率慢,占用空间,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线材折弯成型机,具有提高线材折弯范围以及提高线材折弯效率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线材折弯成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右侧安装有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的左侧端连接有调直机构,所述调直机构远离绕线机构的一侧端连接有转线机构,所述转线机构的前侧壁上安装有转线电机,所述转线机构远离调直机构的一侧端连接有送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远离转线机构的一侧端连接有转头机构,所述转头机构靠近送线机构的一侧安装有转头电机,所述转头机构远离送线机构的一侧端连接有切断机构,所述切断机构远离转头机构的一侧端连接有折弯成型机构。
优选的,所述转头机构上且对应转头电机的电机轴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转头电机的电机轴穿过第二安装孔与转头机构进行连接,且转头电机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转头机构进行紧固。
优选的,所述转头电机的型号为FPGA120-20。
优选的,所述转头机构和转头电机相互配合,可折弯直径6mm-12mm的线材,线材是折90度以下的弧度或者转圆形长。
优选的,所述转线机构上且对应转线电机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转线电机的电机轴通过第一安装孔与连接板进行连接,且转线电机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连接板进行紧固。
优选的,所述送线机构、转线机构、调直机构和转线电机相互配合,可折弯直径1.5mm-6mm的线材,线材是折90度以上弧度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转线机构和转头机构组合在一起,转线机构可通过转线电机单独转动,转头机构也可以通过转头电机单独转动,转线机构和转头机构也可以同时一起转动,多种结构相互配合,提高了折弯的线材范围(即一台设备可以折弯的线材范围为1.5mm-16mm;直径1.5mm-6mm的线材是利用转线机构折弯,一般是折90度以上弧度,直径6mm-12mm的线材是利用转头机构折弯,一般是折90度以下的弧度或者转圆形长),提高了线材折弯的效率,速度提升2-3 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切断机构;3、折弯成型机构;4、转头机构;5、送线机构;6、转线机构;7、调直机构;8、绕线机构;9、转线电机;10、转头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枫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枫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9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